文章來源: 梁好 教師報
臨近開學之際,新生開始陸續入學。近日,杭州采荷中學新生軍訓時舉辦的一項比賽,初一新生們比賽繫鞋帶。原本以為,對於10多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哪知道,竟有三成初一新生不會繫鞋帶。好多孩子怎麼都無法把解下的鞋帶正確地穿回鞋幫的小孔內。後來,不少孩子竟主動提著鞋子找老師求助,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把勞動教育納入黨的教育方針,這是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豐富發展,也是新時代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綜合型素質人才的集中體現。
新的歷史時期,黨和國家對於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貫徹落實國家的方針政策,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成為擺在學校教育者面前重要的課題與難題。
現實教育生活中,諸多學校一提勞動教育,便推出種種理由,如缺少勞動場地,缺少專業教師,缺少規範性教材等。誠然,學校的辦學條件對於勞動教育的開展十分必要,但是,這些條件終不是決定性因素,制約學校勞動教育的質量與水平最終還要歸因於學校的思想意識。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重智育輕勞動教育,重知識教育輕勞動實踐,幾乎成了學校的普遍認知。有些學校堅持智育第一,想方設法騰出時間讓學生專心學習,不僅壓縮擠占了學生的勞動課時間,而且推行後勤服務社會化,從校園清掃,到教室保潔,再到學生宿舍的整理,衣服的清洗,完全交給保潔人員。這樣的管理,看似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實則剝奪了學生勞動的機會與權利,更沒有正視勞動實踐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勞動教育的內涵是豐富的,不僅包括生活實踐,而且包括勞動技術與職業體驗,更包括勞動精神與勞動思想。勞動教育無處不在,不僅貫穿課堂,而且融入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在學校教育生活中去發現,去挖掘,去放大,去精心設計,堅持知行合一,努力讓學生成為生活的主人,勞動教育就能夠紮根生長,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諸如「繫鞋帶」看似小事,卻可以鍛鍊學生手指的靈活性,引導學生學會自理,學會生活,其間的勞動教育價值豐富。既不要場地,也不需要工具,只需一個想法,一個規則,一個設計而已。這不是生動活潑的勞動教育嗎?
諸如此類,讓學生自主清掃教室,自行打理宿舍,校園裡養花種草等,都可以成為勞動教育的重要課程與素質,關鍵在於教育者發現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