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鵬越
編輯/大風
雖然現任CEO蒂姆·庫克(Tim Cook)還有三年的合同,但蘋果公司似乎已經考慮下一任CEO的人事安排了。
在近日的一期《Dua Lipa: At Your Service》博客採訪中,已經63歲的蘋果CEO庫克坦誠,他已經考慮過繼任者的事情,決定從公司內部尋找自己的繼任者,目前正在努力為董事會提供幾個選擇。
庫克對於離開蘋果公司之事言語輕鬆,他表示目前正在制定多個繼任方案:「我們有非常詳細的繼任計劃。因為一些不可預測的事情總會發生,明天我可能就會走錯路。當然,還是希望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當被問及「繼任者是誰」時,庫克不願透露任何人的名字,只是稱,可能性不止一種。
蒂姆·庫克
早在2021年,庫克就已經對外界表示會在未來10年內離開蘋果公司,但並沒有透露具體時間線。
看來這位帶領蘋果公司一路突破3萬億美元的掌舵人,對於離任已經逐漸做好了心理準備。
蘋果公司在全球擁有10萬多名員工、產品售賣全球90%以上的地區、經常影響市場的股票……如此的龐然大物,在庫克之後,誰又會是下一任船長呢?
既然庫克表示要從公司內部選擇CEO,那麼擔任蘋果高層的角色可能性最大。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古爾曼 (Mark Gurman) 在一份新報告中,猜測了有可能接任CEO及重要職位的人選,其中現任營運長傑夫·威廉士(Jeff Williams)被畫上了重點。
今年60歲的傑夫·威廉士是不折不扣的「蘋果老兵」,在2011年庫克成為CEO之前,他就是蘋果的營運長(COO)。他負責蘋果的整個供應鏈和運營,從製造、零部件採購到技術支持。而這也是外號「供應鏈大師」庫克最為看中的能力。
傑夫·威廉士還參與了蘋果所有硬體的日常開發,並監督蘋果手錶的硬體和軟體團隊。目前最拿得出手的KPI是蘋果的健康領域,包括iPhone和Apple Watch內置的健康功能。
唯一遺憾的是,傑夫·威廉士僅比庫克小三歲,如果庫克在決定執行完自己的三年合同,那麼傑夫·威廉士的機會就更小了。
作為App Store和iTunes Store等數字媒體的負責人,埃迪·庫伊無疑是近些年蘋果公司重點業務項目。而App Store為首的數字業務在2023財年為蘋果帶來了852億美元的收入,使其成為僅次於iPhone的公司最大的收入類別。
能賺錢,就是董事會最為看中的能力,埃迪·庫伊無疑是蘋果下一任CEO的熱門人物。
近些年,女性CEO成了網際網路圈的「時尚風向標」,據WB Collaborative的報告報告顯示,在2022年,財富500強企業中的女性CEO數量創下了最高紀錄,一共有74位,比2021年的41位翻了近乎一倍。
「自然之母」前例猶在,作為一向標榜「政治正確」的蘋果公司,有不小的幾率選擇一位女性CEO。
同時,迪爾德麗·奧布萊恩在蘋果工作30年,擔任過銷售、運營和財務等多個職務,在2019年成為蘋果零售CEO,負責人力資源業務,管理蘋果的大部分員工。從職位上來說,沒有人比她更熟悉蘋果公司各圈層的員工。
1986年入職蘋果,在蘋果公司呆了37年的格雷格·喬斯維克,無疑是個典型的蘋果「終身員工」。在2020年被提升為高級副總裁的他,一直深入參與蘋果所有產品的產品管理和營銷。
格雷格·喬斯維克最大的優勢就是對公司了如指掌,顯然有能力成為蘋果的下一任領導者。
蘋果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被譽為蘋果公司最會演講的高層,經常出沒於蘋果新品發布會,多次代替庫克向媒體展示蘋果新品和新功能。
而他本人也是喬布斯時代的老人,在喬布斯離開蘋果創業NeXT就加入喬布斯的團隊。在2012年「IOS之父」斯科特·福斯特爾(Scott Forstall)被喬布斯掃地出門後,克雷格·費德里吉就成為蘋果移動軟體主管,被外界譽為「蘋果三巨頭」。
目前克雷格·費德里吉主要負責iOS和MacOS業務,也是蘋果最核心的兩條業務:手機和電腦。
比起其他候選人,現年56歲的克雷格·費德里吉,在年齡上有非常大的優勢。
薩比赫·汗是蘋果執行管理團隊(ET)的三位負責人之一,在蘋果傳奇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y Ive)辭職後,薩比赫·汗接過喬納森·艾維部分職責,正式加入管理團隊,擔任運營高級副總裁。
庫克曾發內部信感謝薩比赫·汗,表示因為有了薩比赫·汗領導的團隊,我們才有可能製造出世界上最受人喜愛、最複雜的產品,他全心全意領導團隊前進。
薩比赫·汗唯一可惜的是,他是上文提到的蘋果COO兼運營總監傑夫·威廉士的下屬,傑夫·威廉士(Jeff Williams)在未來被選為CEO的可能性比汗更大。
作為蘋果管理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48歲的約翰·特納斯在2013年就已經成為蘋果公司硬體工程高級副總裁,可能擁有在蘋果公司最長遠的未來。
約翰·特納斯領導蘋果公司所有硬體工程,包括 iPhone、iPad、Mac、AirPods 等背後的團隊,負責監督各種突破性產品的硬體工程工作,包括每一代和型號的iPhone、iPad、iMac、和AirPods。
除此之外,約翰·特納斯還是iMac向蘋果自研M系列晶片過渡的關鍵領導者。
作為有史以來第一家市值3萬億的公司來說,成為它的掌舵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出名的案例就是在1985年9月,董事會和外部投資者聯合把喬布斯趕出了蘋果公司。
除了喬布斯以外,被喬布斯用一句「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要改變世界」歷史名言挖來的百事總裁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也因為遭受蘋果董事會的壓力,提前14個月宣布新品,導致競爭對手有足夠長的時間來製造出更便宜的競爭產品。
最終約翰·斯卡利帶著遣散費和一年的諮詢費,黯然離開了蘋果公司。
喬布斯和約翰·斯卡利
在喬布斯1997年回歸蘋果公司之前,蘋果高層的內部鬥爭一直以激烈著稱。後來因為喬布斯發布了iPod和iPhone等一系列劃時代產品,蘋果公司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一巨企,蘋果董事會才逐漸消停,權力下放給CEO。
庫克被外界譽為最適合蘋果的CEO,自2011年接任蘋果CEO以來,庫克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能力,尤其在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蘋果公司在庫克的領導下取得了巨大的市場影響力,市值一度達到了三萬億美元。
即便如此,庫克也少不了和董事會的「鬥法」。
蘋果公司的股東組織曾提出反對庫克進入董事會的動議,這顯示了他們對庫克的不滿和不信任。在今年2月的美國國家法律和政策中心(NLPC)單獨提交了一份豁免徵求書,敦促Apple股東反對將CEO蒂姆·庫克重新任命為董事會成員。
在2021年,庫克因為過高的年薪,曾在公司內部引發爭議。最終引起蘋果董事會投票裁定,最終64%的董事選擇投票支持庫克的薪酬方案。
在今年,庫克的年薪大幅度降低,相比他2022年的總薪酬降低超過40%,具體原因不明。
蘋果公司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表示,董事會在決定高管薪酬時「考慮了股東的反饋和庫克的建議」。看來庫克降薪之事,背後依然有董事會的影子。
按照蘋果公司目前的規劃,庫克會在2026年卸任CEO一職,但2023年還未過去,關於庫克離任和接班人的新聞頻頻曝光,不知道庫克能否堅持到2026年。
可下任蘋果CEO,仍然要在蘋果公司董事會的監管和制約下工作,將面對更多的業績要求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