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考生來說,6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
不能百分百斷定在這個6月會改變考生的一生,但是最起碼可以給考生增加一點籌碼。
同時6月份也是一個充滿選擇的月份,學生的每一個選擇都將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
尤其是專業的選擇,在報專業的時候,學生和家長首先考慮的就是那些熱度比較高的專業,熱度高意味著前景好。
一直以來,師範專業和醫學類專業都是報考的熱門專業,因為這兩個專業的發展前景比較好,同時也是鐵飯碗,工作是非常穩定的。
雖然都為鐵飯碗,但是醫生和老師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是收入問題,學生在做選擇的時候還是要三思。
工作多年後才明白,醫生和老師差的不只是收入
不管是醫生還是老師,在剛工作的時候,收入都不是很高,但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醫生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教師的收入雖然也會上漲,但是上漲的幅度並不是很大,而且想要提高收入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除了收入之外,在學歷方面也有一些相求,相對來說,教師的學歷要求能低一些,名校本科畢業找工作就很有優勢。
但是醫生要想就業,就必須要考研讀博,因此學習周期的長短也是有區別的,如果學生不太喜歡讀書,想早點工作,建議選擇師範類專業。
其次還有工作辛苦程度方面,雖然在雙減政策之後,教師的工作比之前更加的辛苦了,但是和醫生想比,教師的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
最起碼雙休,法定節假日都能夠得到休息,但是醫生幾乎是沒有什麼固定的假期的,而且需要24小時待命,還需要上夜班,醫生的工作會更辛苦一些。
這些差距也都是很多學長和學姐在工作多年之後才明白的,不僅僅是薪資問題,因此大學生在選擇的時候要三思。
不管醫生還是老師,學歷都非常的重要
醫生的責任是「救死扶傷」,是容不得一點馬虎的,大學雖然學制比其他專業長一年,但是能學到依舊是皮毛。
因此想要成為醫學生,考研和讀博是畢竟過程,前期的付出是非常大的,等博士畢業,大學生就快30歲了。
相對來說,教師是不需要博士這麼高的學歷的,大學老師除外,但雙減政策之後,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在招聘的時候,也提高了大學生的學歷門檻。
本科學歷只有名校生在就業的時候才有優勢,而普通院校的大學生想要成為老師,大機率是需要考研的。
由此可見,這兩個專業在將來就業的時候,學歷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學生要做好心理準備。
醫生和教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於學生適合哪一個
醫生和教師都是非常神聖的工作,兩者之間沒有好壞之分,都各有各的優勢,學生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綜合考慮。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個,只有這樣將來在工作崗位上才能做的更好,如果只因為醫生的工資高就選擇了醫生。
那將來學生很可能會後悔,甚至會堅持不下來,尤其是在面對醫生那麼高強度的工作之後,學生會對這份工作失去熱情,對以後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那什麼樣的學生適合學醫呢
醫學專業的學制很長,尤其是臨床醫學,五年本科之後還要在讀三年的碩士研究生,要想發展的更好一些,還需要攻讀博士。
這一連套下來基本上就是10年的時間,畢竟之後在加上規培和專培,開始工作基本上也要30歲了。
而在此之前,學生的經濟來源只要依靠的就是父母,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話,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因此家庭條件殷實的學生更適合報考。
其次醫生的工作是非常嚴禁的,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那些丟三落四,性格非常馬虎的學生是不太適合學醫的。
另外需要要想學需要有加強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醫生的工作強度是比較大的,身體素質不好是很難吃撐下來的。
而且有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醫患糾紛,因此心理素質也必須要好,這樣才能更好的勝任這份工作。
結語:
不管學生最終選擇的是醫生還是老師,都希望學生能承擔起肩上的責任,也不要輕言放棄,沒有一份工作是不需要付出的。
話題討論
你會選擇醫生還是教師工作?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