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被曝獲得獨立生產資質,7年「代工模式」畫上句號?

2023-12-04     時代財經

12月4日,有消息稱,蔚來已獲得獨立生產資質。稍早前,包括蔚來能源高級副總裁沈斐等多位高管紛紛在其社交平台上喊話,「要見證歷史」「今天停更」。

同日,時代財經在工信部的「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看到,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現身其中,公司法人代表為秦力洪,生產地址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白塔路299號。

在業界看來,這或意味著蔚來即將告別代工模式、開始獨立造車,新車車尾標「江淮汽車」字樣也有望成為歷史。

對於被曝獲獨立生產資質,以及後續尾標會否變更為「蔚來」等問題,時代財經採訪了蔚來方面,其客服人士稱,目前不了解相關情況;其公關部人士稱,暫無回應。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則在其社交平台上稱,「現在開始評審一款非常重磅的車型。想了解更多信息,請耐心等待。今天就這條微博了,一下午的 NIO Day 策劃會。」

圖片來源:蔚來官微

結束代工路?

關於蔚來有望獲生產資質的消息由來已久。

今年10月19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部分資產,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房屋建築物以及土地使用權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設備資產,擬掛牌價為44.98億元,增值額為2.86億元,增值率為6.79%。

彼時,有消息稱,這兩家工廠分別為蔚來F1工廠和蔚來F2工廠,蔚來有意收購上述江淮汽車資產,以謀求獨立生產資質。

隨後,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次日舉行的蔚來製造日上表示,江淮汽車資產轉讓公告中涉及的資產確為江淮和蔚來合作的工廠相關設備和資產。其指出,「這個轉讓,對江淮和蔚來兩個公司的正常市場經營都不會有任何影響。其他更多的信息我們還不便透露,等到方便和大家說的時候,我們會跟大家溝通。」

時代財經查閱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官網發現,江淮汽車前述資產轉讓信息披露起始日為上月7日,信息披露截止日期正好為本月4日。

12月4日,時代財經就前述資產轉讓意向方等問題採訪了江淮汽車方面,相關人士稱,暫未有回應。

蔚來與江淮汽車的牽手可追溯至2016年,彼時,雙方達成合作協議,蔚來旗下車型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尾部需貼有「江淮汽車」標識。據蔚來2016年4月發布的消息稱,雙方將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全面戰略合作,整體合作規模將達到100億元。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2018年受訪時被問及代工問題時曾稱,「我們還是專注在研發、用戶服務方面,而在製造方面,我們是專注在供應鏈管理、質量的控制、工藝的創新方面,在其他的方面我們和現有的製造企業合作。」在彼時的他看來,事實證明這條路是走得通的。李斌甚至還曾稱「保時捷的工廠比不上江淮的工廠」。

據江汽集團此前發布的消息稱,2016年,江汽集團牽手蔚來汽車,開啟了傳統汽車與新勢力跨界合作的先河,「先進位造+工業網際網路」的新生態應運而生。2021年3月27日,江汽集團與蔚來汽車再度深化合作,江來先進位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簽約成立。雙方在新能源整車製造、服務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做出積極的創新和探索。同年4月,江淮蔚來先進位造基地10萬輛新能源整車成功下線,創下同業最快記錄。

有業界人士稱,若此次蔚來獲獨立生產資質屬實,在實現從代工模式走向獨立生產的同時,蔚來研發、生產、銷售等產業鏈也將由此形成閉環。據蔚來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蔚來新車已累計交付431582台。

換電朋友圈不斷擴容

值得關注的是,在被曝獲獨立生產資質消息前,蔚來近期喜事不斷。

11月21日,長安汽車與蔚來在重慶簽署換電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動換電電池標準建立、換電網絡建設與共享、換電車型研發、建立高效的電池資產管理機制等方面展開合作。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與李斌座談並見證簽約。

在8天後的11月29日,蔚來又官宣,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杭州簽署了換電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換電電池標準、換電技術、換電服務網絡建設及運營、換電車型研發及定製、電池資產管理及運營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等均出席見證。

圖片來源:蔚來

據悉,在一眾造車新勢力里,蔚來的特色除了用戶運營外,還有在換電領域的大手筆布局。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蔚來全國換電站累計布局數量已達2187座,累計為用戶提供超3300萬次換電服務。官方稱,其將持續加速換電站布局,完成2023年新增1000座換電站的目標。

不過,由於整個換電行業仍面臨建站成本高、商業模式不確定、標準不統一等挑戰,蔚來此前大手筆的投入也引發熱議。據晚點LatePost報道,秦力洪在今年上海車展上算過一筆帳:蔚來的換電站如果放滿電池,單站成本大概300多萬元。

大手筆的投入背後,蔚來的財務狀況也備受關注。今年11月,蔚來被曝發布內部全員信稱,根據公司制定的組織與業務優化計劃,公司將減少10%左右的崗位,具體調整會在11月完成。李斌在信中坦言,「很抱歉這次調整會影響到一些同事,也請理解這是公司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不得不做的艱難決定。」

據第一財經報道,李斌上月20日曾發起面向全員的內部講話與問答,重點談及了組織優化、銷量壓力、未來兩年發展方向等話題。針對員工提出的換電業務是否可持續經營的質疑,李斌回應稱換電是蔚來巨大的先發優勢,目前已經到了面向全行業開放的時刻,在發布第一家合作後還有4~5家在談。

種種調整之下,蔚來能否藉此實現翻盤,贏得留在智電車市場牌桌的機會,仍有待觀察。小鵬汽車CEO何小鵬11月29日在其社交平台上發文稱,在智能汽車領域,未來三年會是最殘酷的三年,也是最有機會的三年。「核心不光要建立幾個長板,還要無任何短板,而且非常考驗組織在激烈變化和快速發展中的基礎功。要用非常之法,走奮鬥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2bb5700aef1bd48f862835674482a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