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掌握思考的技藝: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實踐,如何回應當代教育危機?

2022-04-27   哲學園

原標題:講座預告|掌握思考的技藝: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實踐,如何回應當代教育危機?

莎士比亞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

在西方歷史走出黑暗的中世紀後,教育理念中的精華是什麼?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看似過時,卻成功地培養出了一批改變世界的思想家,包括那些發起科學革命的人。批判性思維、清晰的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創造力與好奇心……這些被當時的教育培養出的思維習慣在現代教育中依然受認可。偉大如莎翁是如何被他所處時代的教育所塑造? 在人類不同的歷史時期,教育是否秉承相同的使命和目的?如果是,這一目的又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 How to Think Like Shakespeare: Lessons from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一書的作者、美國羅德學院英語教授 Scott Newstok 給出了他堅定的信念和回答:教育的本質必須是關於思考的,而不是為了訓練學生掌握某一套特定的技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重尋當代教育中的人文思考?

What’s the purposeof education? Who gets access to it? When and where shouldit takeplace?How can we measure it? Will it get us a job? And isit even worth it, when it’s both exp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Underlying the concerns above,all lies a worrisome muddleabout what we even mean by "education".

Scott Newstok, author of How to Think Like Shakespeare: Lessons from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Pearce Shakespeare Endowment at Rhodes College, has the conviction is that education must be about thinking—not training a set of specific skills.

會議信息

此次會議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與溫州肯恩大學圖書館,以及崑山杜克大學圖書館聯合主辦。

Co-organized by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e Wenzhou-Kea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Duke Kunshan University Library.

會議主題:重尋教育中的人文思考

會議時間:北京時間 4月28日 9 am - 11 am

會議語言:英語

友情提示:參與本次會議需提前下載zoom軟體,無需註冊,點擊會議連結看到提示後輸入郵箱,待會議開始後即可進入會議室

Theme: Recovering the Lost Art of Thinking in Education

Time:9 am - 11 am, April 28, Beijing Time

Language: English

主講人 Speaker

Scott Newstok

羅德學院英語教授,皮爾斯莎士比亞捐贈基金創始主席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Pearce Shakespeare Endowment, Rhodes College.

與談人 Guest Speakers

David S. Hogsette

溫州肯恩大學人文學院英語系主任

Executive Director,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Wenzhou-Kean University

Selina Lai-Henderson

崑山杜克大學美國文學與歷史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uke Kunshan University

PUP內容速遞

點擊下圖連結直達本書購買頁

How to Think Like Shakespeare: Lessons from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活動價:98元

特別禮贈:點上圖連結進入中華商務圖書旗艦店購買,即贈價值69元PUP限量版帆布袋一個,共30個贈完為止

在當今的應試教育之下,我們是否逐漸缺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進入大學之後,我們又該如何重新建立「批判性思維」?針對這個問題,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份啟發性和娛樂性兼備的指導方案。作者基於莎士比亞其人及作品,創作出14篇簡潔生動的章節,以幫助讀者們在校園內外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更有效的寫作以及更愉快的學習。

以塑造了莎士比亞其人和他的藝術作品的教育環境和理念為參照物,在這本書,Newstok 通過獨特的分析,對於如何提高思考的能力以及更好地打磨這項技能提出了很有見地的建議。希望尋求打破當前定量的、以考試為基礎的教學策略的教育者們,以及所有有志於提高自己思考技能的人,都會從閱讀本書中受益。

關注公眾號「普林斯頓讀書匯」並在後台回復「莎士比亞」,即可獲得 本書樣章。

自由主義教育與功利主義教育

這是一場古老的爭論,一場教育領域的長期辯論——關於自由主義教育與功利主義教育。

教育的本質是教授思考的能力而非訓練某種技能,這一切似乎聽起來很美好,但是學生畢業後要如何謀生呢?在這個問題上,莎士比亞的經歷也可以供我們參考。

在莎士比亞出生時,倫敦甚至都還沒有一家專業劇院。換句話說,他所受的教育是在讓他為了一份根本不存在的工作進行準備。這讓我們備受鼓舞,因為幾乎每一代人面對的情況都是如此:對於一個正值盛年的40多歲的人來說,在他/她出生的時候,當今最大的四家公司還全都不存在。而其中一家名為蘋果( Apple)的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曾說,他所學過的最重要的課程不是工程學,而是書法。

簡而言之, 為不可預見的未來做準備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學會如何深入並富有想像力地思考。正如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創始院長、將愛因斯坦帶到美國的Abraham Flexner (1866–1959)教授,在他的經典著作 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 中所指出的:「真正偉大的發現」是由那些不被「成為有用的人」的慾望所驅使,而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努力的人所做出的。只有真正重視和大力資助科學和人文學科中,那些真正由好奇心驅動的「對無用知識的追求」,社會才能真正對當下的問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並在未來實現更實際的進步。而想要培養這樣的好奇心,人們需要把自己看作研習思考這門技藝的學徒。

「思考能力是所有人的共同財產」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教育的價值……不是學習許多事實,而是訓練頭腦去思考那些不能從課本上學到的東西。」 Newstok 同樣認為,教育不應僅僅是積累數據而已。因為與人類相比,機器的記憶能力更強,也更不容易出錯。他同時指出,教育也不應僅僅是執行方案而已。因為機器可以執行複雜得多的算法,而且速度是人類無法企及的。

思考,這個虛無縹緲但至關重要的人類活動,與以上所說的這些都不相同。在 Newstok看來,如果人類有某種「必殺技」,那非「思考」莫屬。而無法有效培養思考能力的教育則是人類的潛在危機。

思考能力是所有人的共同財產,」 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而老師的工作應該是教學生思考,而不是教他們如何通過標準化的考試並取得好成績。當然,思考是可以被教授的。思考是一項專業技能,就像年輕人可以被訓練的其他技能一樣,比如製作桌子或馬蹄鐵。電腦和網際網路這些被廣泛接受並樂於使用的現代教學工具,並不能取代老師,而是會幫助他們更好地教學。

莎士比亞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

How to Think Like Shakespeare 這本書中, Newstok 指出, 我們的教育制度往往在應該有彈性的地方僵化,而在應該堅持的地方鬆懈。他認為當今教育有種錯誤的二元論認知:玩樂會妨礙工作;模仿會阻礙創造力的發展;對於傳統的堅守會扼殺自主能力;約束會限制創新能力的發展;紀律在某種程度上與自由相矛盾;與過去和外來事物的接觸會影響人們對現在和本地事物的認知。

這本書批判的是美國的教育,但它的內容在世界其他許多地方都必然能引發共鳴。閱讀過程中,讀者將會發現自己不住點頭,完全理解作者對教育體系的絕望情緒:標準化的考試,為應對測評而量身定製的課程,創造力在學校課堂上的消亡,人文藝術相對於 STEM類課程的貶值,毫無個性的在線學習軟體的興起……等等等等。

Newstok在書中向讀者展示了莎士比亞所處的時代是如何充分揭露了這些錯誤的: 遊戲通過工作產生,創造力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基於模仿展現,自主通過對傳統的承襲生髮,創新通過約束呈現,自由在紀律的基礎上得以實現。

正是這些實踐,以及與過去的對話——而不是對考試成績的徒勞執念——培養了莎士比亞那樣的頭腦。有種觀點認為,像莎士比亞和他同時代的幾位作家一樣,他們之所以能創作出那些偉大作品,得益於他們自身擁有的天才能力。而 Newstok 卻認為事實並非如此,他認為他們的成就來自於所受的教育。雖然我們中很少有人真的有希望成為像這位吟遊詩人那樣的天才,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塑造莎士比亞的練習中學得使自己受益終身的方法。

Newstok 始終堅持這樣一個反主流的觀點, 即要成為一名政治上的進步人士,就必須成為一名教育上的保守主義者。溫故而知新,或許可以稱之為「傳承教育」。

「For out of old fields, as people say,

Comes all this new grain from year to year;

And out of old books, in good faith,

Comes all this new knowledge that people learn.」

「正如人們所說,在古老的土地上,

每年都有新的穀物在生長。

在舊書中,真誠地流淌著,

供人們所學的所有新知。」

通過向過去學習,我們自己就能成為人類智力成就輝煌鏈條上的一環。

會議主題:重尋教育中的人文思考

會議時間:北京時間 4月28日 9 am - 11 am

友情提示:參與本次會議需提前下載zoom軟體,無需註冊,點擊會議連結看到提示後輸入郵箱,待會議開始後即可進入會議室

關注公眾號「普林斯頓讀書匯」並在後台回復「莎士比亞」,即可獲得 本書樣章。

本文部分內容編譯自: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ow-to-think-like-shakespeare/?cid2=gen_login_refresh&cid=gen_sign_in

學者書評|掙脫焦慮魔咒,探索「精英」身份之外的人生可能

蘇力:跟著智識興趣走,別太在意通向何處

獲取更多優質內容與學術信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