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變身風景線,松江治水交出亮麗成績單

2020-01-29   上海松江發布

2019年,全區2個國考斷面長期穩定在Ⅲ類及以上;24個市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均達到Ⅳ類及以上標準,過半數的河道水質達到Ⅲ類水。662個河湖常規監測斷面中,水質優於劣Ⅴ類636個,占比96%,這是去年松江區的河道交出的一份漂亮的「體檢單」。

「要是放在10年前,

有一個月測到水質達到Ⅲ類,

就已經是個驚喜了。」

松江區內的河道水質越來越好了,

跟著小松一起來看看吧~

定期給河道體檢


國考斷面指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對上海市的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本區境內共有2個國考斷面,分別為圓泄涇、大泖港。


市考斷面指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對各區的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面。本區境內共有24個市考斷面,主要分布在骨幹河道。

治水的前提就是要摸清河道水質情況,找准水質超標的病原,而水質監測就相當於是給河道「做體檢」。


河道變身風景線,松江治水交出亮麗成績單


「我們每月委託第三方對轄區內662個河湖常規監測斷面進行水質檢測,通過設置監測點位、增加監測頻次,掌握污染源,形成「河道體檢報告單」,直觀體現被檢河道的「健康狀況」,從而針對性制訂治理方案。」松江區水文站站長張立新告訴小松。



小河影響大河,大河的水質好了,相應地小河的水質也提升上去了。那麼國考、市考斷面水質的達標意味著什麼呢?


「斷面水質就像是河道的健康指數,河道的體檢結果是健康的,意味著整個河道的生態鏈得到了恢復和重建。」


「近兩年我們一共消除了419條劣Ⅴ類水體,2020年的目標是消除剩下的17條,實現全區河道無劣Ⅴ類水體。」區水務局河長辦主任姚金華說。


最美河道回來了


「河道護岸整齊,水流通暢,水質清澈,沿岸綠化美觀。」這是今天朱定村、曹家浜村居民眼裡的母親河——鰻鯉灣。


鰻鯉灣位於泖港鎮建設河西圩區,河道長度2.34公里。「以前的這條河是一條斷頭浜。」說起昔日的鰻鯉灣,泖港鎮水務站站長陳崗仍然記憶猶新。



雨污混流、調水困難、河岸雜草叢生,鰻鯉灣曾經是一條黑臭河道。「把碧水環繞的美麗田園風光還給村民」,泖港鎮根據市、區水務局、規土、環保等部門的意見,結合鰻鯉灣河道的實際情況,實施了溝通水系項目,水務站、朱定村、曹家浜村等多家單位聯合對鰻鯉灣實行水環境整治工作。


底泥疏浚、水系溝通、岸線新建護岸、布置綠化……鰻鯉灣的水質變好了,河水變清了,河岸變綠了。


「以前河道兩旁企業亂排、村民亂搭亂種很多,現在河裡也乾淨了,岸上也漂亮了,人住在這兒開心的多了。」鰻鯉灣附近的村民這樣說道。現在的鰻鯉灣河道成為了兩個村村民的休閒景點,每到傍晚時分總能見到村民在河邊散步。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鰻鯉灣的蛻變是我區水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我區以「三制並舉」為抓手,推進黑臭河道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收集、雨污分流等工程建設,不斷增加市民的獲得感。

農村生活污水無處可逃


「現在我們的生活污水都納管了,不會亂排放了,污染少了很多,住著也舒心了。」泖港鎮村民的一番話,道出了近幾年松江大力推進的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為村民帶來的實得感。



「泖港18年完成了2000多戶,19年有5207戶都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的集中處理,有條件的接入市政管網,沒有條件的就地採用生化處理,以前我們的污水排放要求是1級B,現在都已經達到1級A。對村民來說,家附近的污染少了,人居環境也變好了。」陳崗表示。


浦南地區水系發達,農村居民的村落比較分散,再加上以前農村污水的設計和排放標準較低,因此排放時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影響河道水質。而經過集中處理後,污水經過處理達標了以後,再排放到河裡,從源頭上消除了河道的污染源。


據悉,今年區水務局還將加快推進剩餘23000餘戶農污設施建設,力爭在年底前基本實現農污處理設施全覆蓋。




文、編輯:沈莉娜

圖片:區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