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宗地收金364.45億!剛剛!2023年廈門土拍收官!
剛剛,廈門第六輪土拍落幕,島外7宗地塊吸金124.9億。
至此,2023年度廈門土拍正式收官,14幅地塊,總成交價364.45億。
島外地塊均底價成交 7幅收金124.9億
今日9:30,廈門島外土拍大戲拉開帷幕,現場6家房企(含聯合體)參與競拍。
最終,6家房企分食7幅地塊,均底價成交,收金124.9億,最高成交樓麵價2萬/㎡。地塊成交一覽:
1、集美西亭2023JP04 : 聯發拿地 成交總價18.9億 成交樓麵價20000元/㎡
2、集美西亭2023JP05 : 聯發拿地 成交總價15億 成交樓麵價20000元/㎡
3、東方快樂島J2023P01:建發拿地 成交總價11.6億 成交樓麵價20000元/㎡
4、東方快樂島J2023P02:建發拿地 成交總價12.5億 成交樓麵價20000元/㎡
5、馬鑾灣樂活島2023HP02:象嶼拿地 成交總價12.7億 成交樓麵價20000元/㎡
6、海滄東嶼H2023P03:廈門軌道&海投拿地 成交總價26.3億 成交樓麵價20000元/㎡(居住)
(這塊地包含住宅11.5萬方,商業約6.5萬方(要求自持不可售),合計土地總價26.3億。簡而言之,6.5萬方的商業算上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至少要9個億。
而這9個億的成本折算並攤到住宅,每平要加7826元,也就是這塊地的真實住宅樓麵價差不多約27826元/平。)
7、翔安東體2023XP06:國貿拿地 成交總價27.9億 成交樓麵價18000元/㎡
整體來看,此次土拍過程較為平淡,拿地房企以廈門本地國企為主。明年隨著這些地塊入市,島外新房將新增供應超8000套,並且地塊整體資質不錯,買房人選擇將增多。
2023平淡收官 全年賣地364.45億
回顧2023廈門六場土拍,共出讓14幅宅地,吸金364.45億,拿地主力全是國央企,其中建發為拿地榜首。
1、成績大幅下滑
從整體成交來看,今年呈現高開低走趨勢,上半年市場還是比較火熱,下半年趨冷。全年供地數量縮減,供地節奏明顯放緩,直至5月才開始首場土拍。
全年成交14幅地塊,僅有4宗溢價率超過10%,2宗低溢價成交,其餘8宗均是底價成交。
計價建築面積共計成交約125萬㎡,僅是去年一半;成交金額364.45億,比去年下跌67.88%,直接少了247.4億。
拉長時間線來看,近10年土拍中,今年成績排在倒數第四,僅高於2014、2015、2018年。
2、區域熱度持續分化
從區域來看,今年島內外分化愈加明顯。
上半年由於島內地塊撐場,延續不錯的熱度,島內3幅地塊均觸發搖號出讓,樓麵價最高達51803元/㎡。
下半年土拍熱度降溫,但島內2幅地塊保持低溢價成交。今年島內5幅地塊共收金212.7億,占比58.36%。供地區域除了五緣灣,會展北、兩岸金融中心也有宅地出讓。
島外市場持續低迷,9幅地塊成交總價151.75億。
僅11月29日海滄哈囉小鎮拍出相對較高溢價率21.49%,其他8幅底價成交,3幅流拍/撤拍,其中同安西湖地塊還是一年之內2次無人問津,因此今年同安無宅地出讓。
其他三區土拍金額差距不是很大,集美供地4幅,收金58億;海滄供地3幅,收金52.85億;翔安供地2幅,收金40.9億。
3、國央企撐全場
從拿地房企來看,今年依然延續以央國企撐市的局面,陣營分廈門本土國企與外來國央,尤其本土國企占據絕對主力地位。
本地國企拿地10幅,共斥資200.15億。
其中,建發居榜首,拿下3幅,拿地金額72.5億。五緣灣成功補充、首次進入集美東部新城。
國貿同樣是3幅,金額54.75億。拿地主要範圍是島外,涉及海滄橋頭、翔安彭厝、翔安東體三個板塊。其中,翔安兩個板塊內原本都有國貿項目在售(沁原、海嶼原)。
聯發在年末連拿兩地,金額33.9億,率先進駐集美西亭核心區。
廈門軌道&海投聯合體拿下海滄東嶼1幅地塊,金額26.3億。項目周邊就是海滄中心TOD璞瑞,新地塊大機率也是打造TOD模式。
象嶼則是首次進入馬鑾灣樂活島板塊,拿地1幅,金額12.7億。
外來國央企招商、中海、保利、首開在今年土拍市場亦有一定的投資力度,斥資164.3億,全部集中在島內。
其中,招商落子五緣灣,拿地金額63.7億,位於拿地榜第二。中海再深耕思明,進入會展北,拿地金額63.2億,拍出今年最高樓麵價51803元/㎡,整體位於拿地榜第三。保利同樣落子五緣灣,拿地金額24.75億;首開則拿下兩岸金融中心首幅宅地,金額12.65億。
未來待地塊入市,新房市場主流格局大多是「大型國央企競速」。
4、土拍規則變化
從11月7日,今年第四場土拍開始,廈門島內外土拍取消限地價、限房價。取消雙限後,對於房企而言,有更多自主定價權,並且拍賣過程中,自由競價,價高者得,優質地塊價值有可能被推高。
但從土拍結果來看,在下半年市場冷淡期,房企積極性沒有大範圍被調動,僅海滄一幅地塊拍出高溢價,其他以低溢價或底價成交為主。
土地市場,一直被視為樓市風雲的「前情表」,預示著整個樓市的行情趨勢。
站在全年的視角,2023年廈門土拍市場較為平淡,年初25幅供地計劃,僅完成11幅,不過也有一些計劃之外的地塊成功出讓。
未來的廈門土地市場還是可以期待的,還有一批好地等待"上菜"。比如將軍祠地塊、湖邊水庫上下湖地塊、五緣灣鍾宅地塊等。
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房企拿地態度大機率仍是保持謹慎,更加聚焦核心區域,同樣土拍熱度也是聚焦在核心、熱門板塊。明年的土地市場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拭目以待!
文:廈門樂居(部分來源:廈門市土地礦場交易市場、讀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