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億
縱觀近幾年的影視劇市場,掃黑除惡、反貪打傘等影視劇成為市場主流,今年年初反黑大劇《狂飆》掀起全國觀劇熱潮。
不可否認,這樣的題材電視劇更吸引觀眾,代入感更足,但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從反貪大劇《人民的名義》,到開年新貴《狂飆》,反派保護傘的官職越來越小,從副國家級到副省長,差距為什麼不是一般的大呢?
首先,讓我們回到反貪大劇《人民的名義》。 這部電視劇開始的時候,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規模太大不行,演員陣容也很豪華。
開局,漢東省省長、漢東省委政法委書記、漢東省公安廳廳長等高官登場,令人瞠目結舌。 從故事一開始就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戰鬥,這自然令人非常期待。
據了解,隨著故事的發展,《人民的名義》的最高保護傘已成為副國家級趙立春,其次是漢東省二把手高育良、原政法委書記梁群峰、公安廳廳長祁同偉等。
但是,電視劇《狂飆》沒有這樣的大傘。 故事是最棒的。 即使出現《狂飆》最大的雨傘,政法委常務副書記也不過是什麼黎明。 如果讓他進《人民的名義》的話,祁同偉的官職比他強。
其實除了《狂飆》,這幾年火了的掃黑除惡劇,小人保護傘為什麼不能超過《人民的名義》呢? 是因為不受審,還是因為導演不敢拍? 那麼就讓我們看看吧!
1、起點不同
《人民的名義》發生在省級機關,其下有京州、呂州、林城等地級市,這些城市的領導與省領導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許多省的官員由地方官員晉升。
因此,在漢東省的幹部小組內,分成了很多小團體。 趙立春晉升為副國級,沙瑞金被分配後才有機會整頓,劇中的反派祁同偉、趙瑞龍等人也有超大生意。 高啟強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個小人物。
電視劇《狂飆》發生在地市,高啟強也只是個小人物,與背景無關,靠自己一步步戰鬥,最終被趙立冬拋棄,高啟強最高只能當市長,沒有機會接觸更多的群體。
去年孫紅雷主演的《掃黑風暴》,還是省會城市,涉及的最高領導人是常務副省長王政,劇中的反派高明遠也可以和高啟強相比。
至於張珞文主演的電影《掃黑決戰》,看了很過癮,不過是縣裡的事,反派拿起保護傘也只能去縣裡。
2、以小見大
其實反貪反黑的劇並不是保護傘位置的高低,而是現實與否,而劇《狂飆》顯然是一出爽快的劇,賣魚人搖身一變成為大人物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狂飆》之後,張贊文飾演
《人民的名義》播出時,劇中的反派祁同偉最後自毀。 網友們紛紛表示,我不會做祁同偉,而是跟著祁廳長做。 由此證明,高啟強是我們得到的人物,祁同偉只是我們仰望的人物。
《人民的名義》重視反貪污。 電視劇的很多場面是普通人接觸不到的。 山水莊園很豪華,但我們只能站在門外。 另一方面,高啟強的菜市場很破舊,但我們可以進去。
所以,這種貼近老百姓生活的電視劇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也深受導演們的喜愛。 導演並不是故意不拍、不審查,只是為了觀眾的愛。
劇中的反派保護傘為什麼越來越小? 關於這件事,你怎麼想? 歡迎在評論區積極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