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全球之最!我國跨入這一新賽道

2024-10-22     環球時報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

記者今天(22日)從中國海油獲悉,隨著「薩拉特貨運船」經過超過萬里的遠洋航運,順利抵達深圳鹽田港,意味著全球最遠液態氫海運示範項目成功完成,標誌著我國跨入全球氫能長距離跨洋運輸利用產業發展「先行先試」的新賽道。

氫能安全高效的運輸技術是決定氫能產業能否長足發展的關鍵環節。現有運輸形式以氣氫、液氫、有機物儲運氫為主,其中,液氫以能量密度高、運輸效率高等優勢,成為解決未來大規模、長距離氫能運輸利用的首選形式。此次跨洋液態氫運輸示範工程,採用保冷的罐式貨櫃裝載。貨船於當地時間9月4日從歐洲鹿特丹港裝船,經由大西洋至好望角再到馬六甲海峽,最終抵達深圳鹽田港,完成首船噸級以上液態氫長距離跨洋運輸。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技術研發中心設計總師 肖立:項目團隊針對液氫長距離跨洋運輸產業鏈,系統性開展了全產業鏈技術攻關,突破了液氫罐箱海運工藝控制技術、全產業鏈定量化風險識別技術、港口液氫2.1類危化品「船邊直提」接卸等技術難題,打通了各個環節的安全技術瓶頸,確保了「首航」的順利開展。

液氫用於燃料電池可有效延長其壽命,同時能夠實現低溫貯存、多工況高精度供應,技術成熟度高,因此對於大載重、長距離氫能車輛,是最具競爭力和潛力的燃料。目前,全球市場液氫使用規模在每天500噸以上,國內液氫產能最高達每天5噸,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民用液氫規模具有很大的空間。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預測,到2050年,超過30%的氫氣生產將用於國際貿易。我國作為最大的制氫國,年產氫量可達4000萬噸,長距離跨洋液氫運輸示範項目的成功實施,為推動我國構建創新鏈、產業鏈,探索出新的實踐路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00169f896399f1f41c76da31904fa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