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播出時,全網嘆,這才是國產良心劇。
殊不知,比它更大尺度,高口碑的劇。
早在十多年前我們就有了。
並且畫面土得掉渣,分數高得上天——
《生存之民工》(2005)
《生存之民工》是「第一部刻畫民工」的電視劇。
直戳現實,刻畫著一幫有些有肉的小人物。
不看不知道,原來國產劇也可以這麼牛。
與其他浮誇劇不同,它很真實,很震撼。
豆瓣9.5,看過的人不多。
不得不說,這是中國罕見的一部現實主義傑作。
劇中故事,全部取自真實事件。
導演管虎,為了拍出最真實的民工狀態,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全程肩扛拍攝,40多個民工本色出演。
整部劇鏡頭語言都異常接地氣。
沒有柔光,不加濾鏡,比早年紀錄片還不如。
甚至帶了些些《焦點訪談》的味道...
除了不可複製的現實題材。
全劇還彙集了一群神奇的演員:馬少驊,孫松,黃渤...
那時的黃渤還只是黃渤,不是影帝。
但他們用最好的表演,奉獻了電視史上的演技奇觀。
深入人心的表演,戳痛人心。
以至於被網友一個一個挨著夸。
關於民工新聞,最多的話題莫過於:討薪難。
這部劇也不例外。
他們每天辛苦工作十幾個小時,起早貪黑,不舍吃穿。
一年到頭,工資卻一分錢沒拿到。
老闆剋扣工資,甚至欠薪走人。
故事發生在東北小城,各地農民工在這裡討生活。
工程幹完,幾百個農民工等著發錢。
碰上麥收季節,他們還得趕回家務農。
可工資沒拿到,老闆已經跑路。
好不容易找到老闆,卻被對方囂張的暴打一頓。
錢沒拿到,還被打得頭破血流。
家裡農活耽誤不得,工錢也不能不要。
一群人踏上了回鄉路,留下幾個代表替大家討要工錢。
工長謝老大(馬少驊飾),圓滑自私,可憐又可惡。
想為大夥辦事,又要討好老闆和包工頭。
討不到工錢,夾在老闆和工友間受夾板氣,委屈不盡。
跟老闆討錢時,卑微可憐。
他的嗓音總是聲嘶力竭,遊走在破音邊緣。
出去要工錢磨破嘴皮,回到工棚還要扯著嗓子跟工友解釋。
民工陸長有(陶澤如飾),陰鬱狡猾,懦弱膽怯。
老婆進了城跟人跑了,包養她的還是自己曾在澡堂伺候很久的客人。
為了讓妻子回心轉意,拚命打工。
最後卻還是兩手空空。
兒子的虛榮,有名無實的婚姻,都一步步把他推近崩潰邊緣。
儘管世故圓滑,但陸長有似乎從沒占到便宜。
努力賺錢,卻總是被人騙,甚至還要挨打。
第一次當搬家工人,別人欺負他,讓他搬最重的東西。
從車上到樓上,他一個人滿頭大汗。
甚至還被擠掉了一隻鞋。
可到最後,老闆卻只給一半的錢。
因為人家搬兩趟,他只搬了一趟.....
再努力,再精明,終究算計不過別人。
民工薛六(黃渤飾),初來乍到的愣頭青年。
跟著哥哥出來打工,卻愛上了工友的妹妹。
一個被前男友拋棄的,還懷著孕的家慧。
薛六拚命掙錢幫襯著她,可家慧卻為了更好的生活選擇做洗頭妹。
那樣的驚訝和憤怒,看得讓人心酸。
不得不說,黃渤演技是真好。
沒人相信這是個演員,只覺得他就是個民工。
甚至十多年前就開始預言,黃渤是影帝。
因為題材尖銳,《生存之民工》一度被禁播。
直到刪改後,才再度重播。
只是這時候,劇名從沉重的《生存之民工》改為了《春天裡》。
為了大結局效果,甚至強行加上難以圓說的字幕。
這樣的閹割,何其諷刺,又何其無奈。
但不論如何,這樣的口碑良心劇都值得被安利。
也只有這樣的國產劇,才是觀眾需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