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提琴作品百年,
第一首小提琴曲竟來自李四光
一百多年前,作為西方管弦樂器中的一員,小提琴開始了它在中國的音樂之旅。經過幾代音樂人的努力,中華大地上湧現出眾多小提琴作曲家和演奏家,創作出大量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小提琴作品。
為了全面梳理20世紀中國小提琴藝術創作的發展脈絡,上海音樂出版社決定出版《中國小提琴作品百年經典(1919—2019)》,並委託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丁芷諾擔任主編,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楊寶智擔任顧問。
如書所示,第一首中國小提琴曲是地質學家李四光1919年創作的《行路難》,這也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由中國人創作的小提琴作品。新中國成立初期,作曲家們採用民歌素材寫下不少作品,如茅沅的《新春樂》、黎國荃根據古曲改編的《漁舟唱晚》。在「民族化」思潮的影響下,上海音樂學院師生又創作了《山區公路通車了》《沂蒙山之歌》《慶豐收》《二泉映月》等作品,問世於1959年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亦是其中之一。
現年81歲的丁芷諾說,從1919年李四光的《行路難》到如今的小提琴作品,這套圖書記載著百年來中國音樂人的艱難歷程,浸透著中國作曲家、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們的努力,馬思聰等前輩開創了中國人寫中國小提琴作品的先河,並從中國文化、中國音樂里吸取養料,書寫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小提琴作品。
「以往,中國小提琴作品的出版往往比較分散,網上的音響不是高了半個音, 就是少了一段,和樂譜對不上,有些優秀作品沒能得到保存。《中國小提琴作品百年經典》的出版將記錄下小提琴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和這件西方樂器在中國留下的印記,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中國的色彩。」丁芷諾說。
聲明:
部分所載內容來源於各大網絡平台,對此觀點我們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學習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GOQWwB8g2yegNDJB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