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縣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總面積885平方公里,總人口64萬。2017年,金鄉縣被列入國家園林縣城和中國十大品質休閒縣市」。
一、歷史沿革
秦朝時期的金鄉
1、戰國為宋緡邑。秦置東緡縣,治今金鄉鎮,屬碭郡。西漢屬山陽郡。東漢於縣北別置金鄉縣,治今嘉祥縣阿城鋪,金鄉縣名始見,屬山陽郡。
2、西晉廢東緡縣。北魏徙金鄉縣治於原東緡縣城,即今縣治,屬高平郡。隋屬濟陰郡。唐屬兗州。宋、金屬濟州。元屬濟寧路。明屬兗州府。清屬濟寧州。
3、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兗濟道,1928年直屬省。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屬湖西專區。1943年屬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一專區。
4、1949年屬平原省湖西專區,1952年劃入山東省。1953年屬濟寧專區。1967年屬濟寧地區。1983年屬濟寧市。
二、地名來歷
金鄉縣名起源於東漢,以山得名。漢武帝天漢四年(公元97年)封其子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於高平山,初在山北鑿墓,得白兔,以為不吉,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鄉山.縣名自此始沿用至今。不過至今金鄉也沒有開採金的歷史記載,所以說以「傳」得名。《元和郡縣誌》:「後漢於今兗州任城縣西南七十五里置金鄉縣。蓋因穿山得金,故曰金鄉。」
三、旅遊景點
1、羊山古鎮國際軍事旅遊度假區(AAAA級)。坐落於魯西南金鄉縣羊山鎮。總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是一個集紅色旅遊、佛教文化、漢代墓群、地質公園、生態園林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
2、奎星樓。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汝南人彭鯤化任金鄉知縣,始建奎星樓。上層供奉魁星神像,下層明窗四敞。2001年3月17日,被濟寧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光善寺塔。位於金鄉縣城中心,建於唐貞觀四年(630年),亦稱文峰塔。光善寺塔系磚石結構,石台底座,磚砌八角形九層樓閣式建築,頂為鐵質葫蘆型,高49米。
4、金水湖國家濕地公園。該濕地公園以河、湖等自然水體水景同地形地貌及當地歷史文化相結合,構成多樣化的濕地資源類型,是平原地區河流濕地與庫塘濕地結合的典型代表。
5、金山公園。位於金鄉縣新城中心區北部,占地面積282畝,綠化面積195畝,山體最高處達38米,是山東省最高的人工堆造山體。該景點以山水為心,生態綠核,三區互動,功能復合,一環串聯,八景輝耀。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