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新警務】幫失蹤青少年更快回家!金平警方自主研發「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

2019-12-20     汕頭網警巡查執法

在日前舉行的廣東省市直機關第七屆「先鋒杯」工作技能大賽決賽中,由汕頭市公安局金平分局報送的「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在報名參賽的241份服務創效類作品中脫穎而出,作為汕頭市直機關2個項目之一入圍該類項目總決賽,獲得第12名的好成績,在參賽公安項目中排名第一。

近年來,青少年出走警情時有發生,尤其是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由於父母工作繁忙而疏於管教或管理失當,再加上受周邊環境影響或不法人員教唆,這類青春叛逆期青少年出走情況占同類警情的絕大部分。據估計,2018年以來,廣東省失蹤青少年中涉案人數約為12%。而目前基層仍存在辦案流程長、投入大、尋回率低等問題,亦制約著尋跡工作的開展。

汕頭金平警方應用大數據技術和智慧新警務手段,自主研發「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

針對這一社會熱切關注的痛點,汕頭市公安局金平分局以問題為導向,主動破題,把科技創新技術與民生需求「嫁接」,應用大數據建模技術和智慧新警務手段,自主研發「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以有效尋回失蹤青少年並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實踐,開闢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新路徑。今年來,已協助成功尋回本地失蹤青少年57人。目前,在廣東省公安廳治安局的推動下,該模型已在全省多個地市推廣應用。

自動預警 變人工查詢為智能推送

2018年10月30日,市民馮先生來到金平公安分局飛廈派出所,送上一面寫有「為民解憂,警民情深」8個大字的錦旗,緊緊握著民警的手,感謝公安機關為其尋回失蹤5個多月的兒子。

原來,10月15日,馮先生到派出所報稱,自己19歲的兒子小馮因與家人吵架,數月前離家出走,家人輾轉多個地點找尋及多次電話勸解開導均未果。此前,小馮只是一味向家長要錢,堅持不肯告知其具體下落。直至其手機關機音訊全無,馮先生才緊急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民警接報後,立即開展專題研究,通過「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自動運算比對尋跡,對尋失過程進行實時跟進預警。10月25日,模型自動預警了小馮的落腳信息,民警立即通知小馮的父母一同前往,終於成功尋回離家出走近5個月的小馮。

小馮的成功尋回,成為汕頭市首個用大數據建模技術尋獲走失多日失蹤人員的案例。

「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項目主創人員、金平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信通股指導員陳雯祺介紹,青少年走失警情涉及公安工作各線條,但因各職能部門的權限壁壘,產生跨系統查詢耗時長、權限不足、信息無法持續跟進的問題,傳統警務工作經常事倍功半。

而「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有效解決了這些難題,針對已報案警情中失蹤人員信息,變人工查詢為智能推送、變權限壁壘為精準滴灌,自動對公安多維數據信息進行挖掘分析,從而實現軌跡追尋,通過自動預警的形式協助民警尋回走失青少年。

「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已協助成功尋回本地失蹤青少年57名

態勢感知 變尋失警情為主動預防

5月15日晚上,金平公安分局金龍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史先生報警,其女兒小史在2天前從學校離開後音訊全無。史先生十分焦慮,極度擔心小史發生意外,一時未能向民警提供更多有效線索。

派出所值班民警一方面安撫報警人的情緒,一方面積極開展尋人工作,依託智慧新警務手段,利用「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對大數據進行分析,有效關聯相關數據。很快,民警就發現了小史的線索。當晚11時許,民警成功尋回小史。從當事人報警至尋回失蹤少女,民警僅僅用了3個小時。

長期紮根基層的社區民警蘇成友介紹,青少年尋失警情往往會耗費很多時間,「遇到走失警情時,大部分家屬情緒都比較激動,所提供的信息經常有錯漏,導致耽誤了最佳的尋人時機。」另外,很多出走青少年會刻意隱瞞自己的活動軌跡,青少年尋失工作經常缺乏有效線索。

對此,「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態勢感知的形式來提供有效線索,或通過提前干預避免警情發生。

陳雯祺介紹,「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通過對海量走失人員的數據進行串並關聯,變零散分析為關聯挖掘,可視化展示青少年出走的高發區域、年齡、月份,方便民警掌握其出走的動機和成因;同時,變被動處置為態勢預警,民警可以根據有出走傾向青少年的情況制訂防範措施,通過警、家、校三方的聯動,將青少年走失警情從被動尋找轉為主動預防。

效果明顯 警力和青少年走失率「雙降」

可喜的是,在將「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後,汕頭本地的警力耗費和青少年走失率實現「雙降」。

可喜的是,在將「失蹤青少年分析尋跡模型」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後,汕頭本地的警力耗費和青少年走失率實現「雙降」。

統計數據顯示,應用模型的關聯挖掘等功能,僅汕頭本地一年可減少查詢約5.6萬次,節省查詢時間1萬多個小時,節約警力1.3萬餘人次。模型運行一年來,追尋到全省走失後有新落腳點信息的青少年4617人,尋回率提高75%

同時,利用應用模型的態勢分析功能,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加強重點青少年對象的犯罪預防教育和心理疏導教育,堵源截流、標本兼治,一年來汕頭本地青少年走失率已同比大幅下降。

「我們非常理解市民在親人走失時焦急的心情。」陳雯祺說,「對此,我們也將身體力行推動警情錄入機制的規範化,爭取更多維數據融入模型,讓每一名失蹤青少年能夠更快回家。」


來源:鮀城衛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r_pIW8BMH2_cNUgSPS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