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晉升速度最快的皇后,入宮一個月封后,死後慈禧親自服喪

2019-12-26     清宮史話

清朝時期,能夠榮登後位者必不是一般人,除了家世顯赫之外,德容言功,樣樣都是不可缺少的。從途徑來看,成大清皇后者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種是皇帝大婚親自納娶的皇后,如順治廢后、康熙孝誠仁皇后、孝哲毅皇后與孝定景皇后,第二種是由潛邸福晉身份榮封的皇后,如雍正孝敬憲皇后、乾隆孝賢純皇后、嘉慶孝淑睿皇后等,第三種是由妃嬪晉升的皇后,如康熙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乾隆繼後、嘉慶孝和睿皇后、道光孝全成皇后等。

第一種和第二種入宮便可獲封皇后,第三種要想成為皇后則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說恰好遇到前任皇后去世,或者皇帝後宮後位空懸,而要晉升後位則需要一定的時間,短則一個多月,多則十年八載甚至更長,今天筆者要講的是清朝晉升速度最快的皇后:孝貞顯皇后。

可能大家對孝貞顯皇后這個封號不太熟悉,但要說起她另外一個稱呼,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慈安太后。

孝貞顯皇后來自鑲黃旗滿洲鈕祜祿氏,先祖是清朝開國元勛弘毅公額亦都第三子車爾格,額亦都一共有16個兒子,車爾格這一支在家族內屬於中等偏上的位置,康雍時期,孝貞顯皇后這一支稍顯沒落,乾嘉時期,又重新回到了一等旗人世家的行列,開始不斷地與王公貴族聯姻,比如說莊親王、肅親王和鄭親王等。

孝貞顯皇后的父親名叫穆揚阿,曾經做過道員,穆揚阿有兩個嫡妻(元妻、繼妻)和一位妾室姜氏,這兩個嫡妻都是來自宗室,而最後那位妾室姜氏便是孝貞顯皇后的生母。此外,孝貞顯皇后有一個姑姑嫁給了鄭親王端華為嫡福晉。因此,與皇室宗親之間的關係,是孝貞顯皇后得以登上後位的關鍵所在。

清朝咸豐二年,孝賢皇后以鑲黃旗秀女的身份參加了八旗選秀,這次選秀之前,咸豐後宮幾乎是一片空白,且中宮空懸,因此,這次選秀必定有一人將來會成為大清皇后,經過層層篩選,這份榮耀最終落在了孝貞顯皇后的身上。

事實也是如此,孝貞顯皇后入宮時間為咸豐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初封為貞嬪,其他三位入選的新人則被封為貴人。而且,還不到一個月,孝貞顯皇后便被晉升為貞貴妃,並於咸豐二年六月初五被詔封為皇后,從入宮到封后,孝貞顯皇后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種速度堪稱清宮之冠,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在當初選秀時,孝貞顯皇后已經是預備皇后人選了。

關於孝貞顯皇后在咸豐朝的記載並不多,而且她也一直沒能生育,但是後位卻非常穩固,即便是麗妃、懿妃先後生下了皇女和皇子,因此,至少在咸豐眼中,孝貞顯皇后都是一名合格的大清皇后。

咸豐去世後,隨著兩宮皇太后奪權成功,大清國進入垂簾聽政時代,有關孝貞顯皇后的記載便多了起來,雖然在風格方面,孝貞顯皇后比較溫和低調,但必定她有母后皇太后的身份,國家大計基本上還是由她來掌控。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孝貞顯皇后突然發病,病逝於鍾粹宮,關於她的死,民間一直有慈禧毒殺一說的傳聞,但根據官方史料的研究,孝貞顯皇后似乎是死於厥症,即心腦血管疾病。

孝貞顯皇后去世之時,慈禧正好大病初癒,她堅持主持大喪,並按照宮中禮儀親自服喪,對此,《翁同龢日記》記載:「三月十四日,恭聞慈禧皇太后容顏甚瘦,以白絹蒙首,簪以白金,《周禮》所謂「首經」者也,緣情制禮,不勝欽服。」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清朝后妃傳稿》《翁同龢日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gZ-RW8BMH2_cNUgIX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