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玲:從城裡飛來的百靈鳥

2019-11-25     當代廣西

梁美玲高興地展示學生們送給自己的小禮物。記者 張友豪 攝

支教的最後一天,梁美玲早早就起床整理東西出發,本想悄悄地走,沒想到還是有很多孩子起了大早過來送她。她平時特別喜歡的一個小男孩一句話都沒說,只是緊緊地拉著她的手,偶爾偷偷抹淚。

「說好了的不流淚。」梁美玲自己鼻子卻一陣陣酸,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趕緊鬆開了孩子的手躲進車裡。

車子「嘀」地鳴了一下,緩緩駛出了校門。

來給梁美玲老師送行的學生含著淚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澆傷的禾苗一樣,悲悽地立著。

校長說:「我們為老師唱一首歌吧!」

歌聲響起:「我們都是山里來的雛鷹/第一次看到寬闊的操場/第一次看到高高的紅牆/心中無比激盪/敬愛的老師/充滿激情和慈祥 ……」

這歌聲,低沉而悠揚,熱情而悲傷。

梁美玲用自編的教程給學生們上音樂課。記者 張友豪 攝

2018年10月,為響應「粵桂扶貧協作」號召,梁美玲帶著深圳市寶安區領導和學校校長的殷殷囑託,踏上了前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的班車,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梁美玲支教的都安下坳鎮深圳寶安紅星小學,距離縣城50公里,是由對口幫扶都安的深圳市寶安區政府全資援建,與下坳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相鄰。學校有895名學生,大多是瑤族,其中586名都是從大山里搬遷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的貧困學生。

梁美玲住在學校里,周一到周五,她每天都要和老師們一起照顧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一開始懷揣著對支教生活的未知與憧憬踏上旅途,心中有不安也有憂慮。但是一到學校,就受到學校領導的熱情接待,又是安排住宿,又是搬行李,讓我感到很溫馨,忐忑一掃而空。」梁美玲回憶起初來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梁美玲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2018年8月入職深圳市寶安區黃田小學,成為那裡最年輕的教師。

梁美玲清楚地記得,她來到紅星小學支教的第一節課是三年級的音樂課。當時,班上的學生,有的很調皮,有的很安靜,有的也很聽話。剛開始,雖然他們還不夠大膽,只是小聲哼哼地跟著唱,慢慢地他們放開了歌喉,終於大著膽子唱起來了,儘管有些跑調,但是經過她歌唱口型、詞句發音的糾正,孩子們的狀態越來越好。

梁美玲正在給學生上音樂課。記者 石鍚 攝

「許多孩子都有一副純天然的好嗓子,缺的是樂感。」梁美玲說,「這些山裡面的孩子都是沒有雕琢過的璞玉。」

下課了,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害羞靦腆到後來慢慢熟悉以後,每到課間他們就像追星一樣,把梁美玲圍住,有的問問題,有的拉著她玩。一些只有農村裡的孩子才能玩到的遊戲,讓梁美玲這個在大都市裡長大的秀麗姑娘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也讓她想起自己孩提時的時光。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與爽朗的笑聲完全把梁美玲感動了,她看到的是一顆顆淳樸真誠的心。

貧困山區的學校,最缺的是音體美老師。梁美玲在與校長黃燕的交流中了解到,整個下坳鎮只有兩名專業音樂教師。她的到來,無疑彌補了鎮上專業音樂教師匱乏的不足。因此,她除了承擔三個年級的音樂課教學和組織開展音樂教研活動外,還多次與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共同探討學校教學發展的目標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促進學校發展的措施。在她的協助下,學校組織了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手工製作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定期進行成果展示。

在支教的日子裡,梁美玲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努力創造條件,為建立「聯誼」學校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2018年11 月,一個風清日麗的日子,黃田小學彭健校長率領黃田小學的語文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姚建武副校長、校辦何志偉主任及3名學科優秀教師來到紅星小學進行送教交流活動。此行,黃田小學除了給紅星小學送來了一批音樂教學所需的樂器外,還送來了一批圖書和急需的體育器材。一年來,通過聯誼、交流等形式,加強了兩校之間教師的溝通和學習,不但使兩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更使兩校的教師各有所獲。

2018年12月,都安中小學藝術展演比賽如約而至。為了讓紅星小學這些貧困山區搬出來的孩子能在縣城有一次集中亮相的機會,實現他們夢寐以求的人生第一次夢想,學校決定排練一首合唱和一個舞蹈參加比賽。

合唱隊和舞蹈隊隊員都是從學校音樂、舞蹈興趣組中挑選音準樂感好、肢體柔軟的男女生來擔任。其中合唱隊中有一位叫袁麗江的小女孩是梁美玲教音樂興趣組唱《讓我們盪起雙槳》這首歌時,發現她音準、節奏都很好,後來,她被梁美玲選為領唱。袁麗江說她感覺很溫暖,仿佛自己的世界裡亮起了一盞燈。

也是那時,梁美玲了解到袁麗江是個單親的留守孩子,她在家需要幫助奶奶照顧三個年幼的弟妹,小小的年紀就承受著她本不該也不足以承受的生活壓力。

距藝術展演比賽的時間越來越近,合唱隊和舞蹈隊排練進入倒計時,除了放晚學後的課餘排練,很多情況下還得用上雙休日的時間。

為了把合唱唱好,把舞蹈跳好,隊員們在梁美玲的指導下,一句句反覆糾正,一遍遍反覆練習……一絲不苟地在溝通、調整中不斷進步提高。

經過努力,孩子們的演唱和舞蹈水平日益精進。在2018年的全縣中小學藝術展演比賽中,紅星小學的合唱和舞蹈驚艷全場,兩項比賽都獲得二等獎,迎來了紅星小學首次參賽的開門紅。

送教上門和家訪也是梁美玲支教一年中非常樂意做的一件事。

羅寶陳父母離異。在他9歲的時候,患上了疾病,兩條腿失去站立行走能力,活動全靠輪椅。只上到四年級的他,就因為行動不便與學校無緣了。2015年,他家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2018年,政府在下坳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分給他家一套新房,這才跟著父親離開加文村的破房子搬了出來。今年秋季開學初,學校在開展控輟保學大排查中發現了他輟學在家,於是,學校做出一個決定:到家裡給羅寶陳上課。在學校做出送教上門的決定之後,梁美玲毫不猶豫地接過了重擔。一個多月來,梁美玲不管再忙再累,風雨無阻都堅持放晚學後去給他上課。就在前不久,梁美玲老師給他做了一個小測試,他已經學會了七聲音階和簡單的兒歌。

在對羅寶陳送教上門的同時,更讓梁美玲牽腸掛肚的是那些因家庭突然變故而面臨失學的孩子。

在接受採訪中,梁美玲把她家訪時記的筆記讓我們看,只見本子上記得密密麻麻的,其中有一段這樣寫道:

2019年10月11日,星期五,陰。上午沒課,便決定和同事一道去家訪。家訪對象是一位蒙姓學生,他在同事班,已經兩天沒來學校了,聽其他同學說,他母親不久前去世了。同事急,我也急。他雖不在我班讀,但孩子讀書畢竟是大事。於是,跨上摩托車,我們一起上路了,直奔他家......

學生送給梁美玲的小卡片。記者 石鍚 攝

在梁美玲結束支教前的一個星期,她每天都能收到孩子們親手製作的小卡片……

分別在即,梁美玲感慨地說:「從教在孩子王國當中的我,每一天都在練心。孩子練其本心,順應自然;老師練其初心,善始善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願做一隻百靈鳥,永遠為孩子們歌唱。」(作者:潘康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gPTpG4BMH2_cNUgZF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