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低迷、評級下調、需求減少,多年來蘋果首次對新款iPhone官方降價

2024-01-15     藍鯨財經

原標題:股價低迷、評級下調、需求減少,多年來蘋果首次對新款iPhone官方降價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截圖

2024年開年以來,蘋果公司股價迎來「開門黑」,被投資機構下調評級,隨後不久市值還被微軟一度超越。一系列問題背後,都繞不開蘋果的「王炸」產品iPhone的市場表現,而蘋果給出的解決辦法是,以降價來提振銷量。

1月15日,蘋果中國官網宣布1月18日至1月21日,以符合條件的支付方式買Apple指定產品最高立省800元,隨後相關話占據微熱搜榜第一。

按照蘋果的說法,在活動期間使用符合條件的支付方式購買指定產品,最高可省800元。其中,包括新款iPhone 15全系、iPhone 14、iPhone 14 Plus和iPhone 13最高可立省500元;13英寸或15英寸MacBook Air(M2晶片機型)、13英寸MacBook Air(M1晶片機型)最高可立省800元。2023年「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台上的蘋果產品就進行過一波降價,據藍鯨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彼時的優惠力度最高可達近千元,線下經銷商也開始讓利降價爭奪銷量。但即便是大促,蘋果官網也未有新款產品的降價動作。

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官網的降價力度還是遠比不上第三方電商平台。以iPhone 15為例,在拼多多上經銷商疊加百億補貼後,128GB的售價可以低至4598元,較發售價5999元降低了1401元;在淘寶平台上的最低售價和拼多多上一致,同樣為4598元;快手電商大牌大補的最低價為4629元。更高配置的iPhone 15 Pro 256GB的發售價為8999元,在拼多多平台上使用各種優惠補貼後售價為7398元;淘寶同樣與拼多多的一致;快手的最低價為7295元。

低迷的市場與崛起的對手

得益於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在智慧型手機中「老大」的地位,蘋果一直以來的新品即便是降價也都是發生在第三方平台上,官網都維持原價,此次直接在官網宣布降價也十分少見,蘋果也已經很多年沒有降低其最新款iPhone的價格了。

種種動作的背後,是智慧型手機市場開始「變天」了,在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們的努力之下,蘋果的市場份額已經開始有所下降。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2023年全球高端智慧型手機(≧600美元)的市場中,根據預測蘋果2023年的市場占有率為71%,較2022年同期的75%有所下降;得益於華為Mate 60系列的回歸,華為達到了5%的市場占有率,較2022年同期的3%有所提升;小米也由於高端化戰略的逐漸成功,市場份額由1%升至了2%。

消息面上,蘋果近日還遭到了巴克萊分析師的看空,被下調了評級,由「持股觀望」下調至「減持」,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在蘋果過去一年大部分業績都未達預期,而股價表現優於其他公司的情況下,該股的情況將有所逆轉。報告中指出,iPhone 15目前的「低迷」銷售,特別是在中國,預示著iPhone 16的銷售也會同樣疲軟,報告稱「我們對iPhone 15的銷量和產品組合的評估仍然是負面的,我們認為,沒有任何功能或升級可能使iPhone 16變得更引人矚目。」

當地時間2024年1月11日美股開盤後,微軟股價盤中上漲1.43%至388.24美元/股,市值達到2.886萬億美元;蘋果股價盤中跌0.57%至185.13美元/股,市值2.879億美元,微軟一度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據介面新聞,蘋果公司1月11日在代理須知中表示,公司CEO蒂姆·庫克2023年總薪酬由2022年的9940萬美元降至6320萬美元,主要反映其股票激勵價值下降。

在此前蘋果披露的財報中,2023年第三季度蘋果營收894.98億美元,同比下降1%,這是蘋果公司收入連續第四季度下降。具體到產品方面,第三季度蘋果來自產品凈營收為671.84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709.58億美元有所下降。至於中國市場的下跌,庫克表示主要是由於Mac和iPad銷售不振的影響。

Vision Pro是全村的希望嗎?

但結合各方透露的消息來看,蘋果已經在盡力扭轉這種疲軟的態勢。據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報道稱,為了提振下滑的iPad銷量,蘋果公司計劃在2024年初對iPad產品線進行一次重大更新。蘋果計劃推出新款iPad Air和iPad Pro,這兩款產品都將有顯著變化。據介紹,iPad Air將首次像iPad Pro一樣提供兩種尺寸,較小的機型將繼續採用10.9英寸的尺寸,但較大的機型將是12.9英寸,就像較大的iPad Pro一樣。iPad Pro機型將配備蘋果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全新M3晶片,並採用OLED顯示屏,這是首次iPad系列產品上使用,而iPad Air將繼續使用標準顯示屏。

另一方面,蘋果寄予厚望的Vision Pro將於2月2日在美國上市開售,起售價為3499美元,這也是蘋果繼2014年推出Apple Watch以來首次重大的新產品嘗試。據蘋果介紹,Vision Pro是一款革命性的空間計算設備,將數字內容與物理世界無縫融合,通過用戶的眼睛、手和聲音提供最自然、最直觀的輸入方式,解鎖強大的空間體驗,Vision Pro的顯示器使用的是Micro OLED技術,由索尼和晶片製造商台積電提供。

但在馬克·古爾曼日前一篇對Vision Pro的文章分析來看,情況似乎不及想像般樂觀,蘋果將為去體驗Vision Pro的用戶設計一個長達25分鐘的試用流程。在文章的開頭,馬克·古爾曼寫到蘋果公司正面臨著其歷史上最嚴峻的營銷挑戰之一,向客戶推銷一款售價3499美元、電池壽命有限、設計笨拙且沒有殺手級應用程式的頭戴設備。為了確保零售員工一切順利,蘋果本月還在加利福利尼亞州庫比蒂諾的辦公室召集了數百名員工,培訓他們完成了整個流程。但馬克·古爾曼同時也表示,蘋果近十年來首次推出重大產品時都不遺餘力,但這些都無法確保在未來一兩年內取得成功,且產品過於昂貴笨重,無法取得主流消費者的青睞。

在蘋果的財報數據中,2023年第三季度蘋果可穿戴、家用產品及配件的收入為93.22億美元,並未達到分析師預測的94.3億美元,Vision Pro是蘋果寄予希望的下一增長曲線,但是消費者是否認可還未可知。另外,蘋果也面臨著競爭對手的挑戰,據外媒報道,在CES 2024展會上,索尼發布了一款帶有智能控制環的「空間」VR頭顯,搭載驍龍XR2+Gen 2平台,為從事3D工作專業人士設計,將會和Vision Pro展開競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fe3d51f4d48b276aba1a3839c9fd7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