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食用鹼、小蘇打不能隨便用,很多人不清楚,看完就知道了

2022-02-25     小梅趣圖

原標題:提醒:食用鹼、小蘇打不能隨便用,很多人不清楚,看完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食用鹼、小蘇打」2者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烹制美食最常用到的食品調味劑,雖然這兩個物品看起來很像,但是也是有一些不同之處的。

小蘇打並非食用鹼,化學成分是有區別的,蘇打粉的外形類似白糖,是粒狀的是純鹼和其它物質的混合物,而食用純鹼本身就是天然物質,呈白色粉末狀,可謂是食用鹼的升級版了。

小蘇打一般用在某些發酵食品中,有中和胃酸、保護胃粘膜,還能鹼化尿液,對痛風患者十分有益,而食用鹼有很強的腐蝕作用,常用於食品保藏,不可直接食用,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吃食鹼麵食。

2者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卻存在不同之處,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食用鹼和小蘇打之間的區別!

小蘇打:

小蘇打化學名為碳酸氫鈉,是一種無機鹽,呈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鹼,易溶於水,常溫下性質穩定,在潮濕空氣或熱空氣中既緩慢分解,產生二氧化碳,遇酸則強烈分解即產生二氧化碳。

碳酸氫鈉固體在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常利用此特性作為製作餅乾、糕點、饅頭、麵包的膨鬆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後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鹼味。

小蘇打的用途非常廣泛,不僅可以作為食物的膨鬆劑,在油炸食品加入適量的小蘇打,會使食物更加的酥脆可口。

食用鹼:

食用鹼化學名為碳酸鈉,老百姓口中的「鹼面」,與小蘇打(碳酸氫鈉)的混合物,小蘇打是由純鹼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後的製成品。

食用鹼並不是一種調味品,主要用於中和發麵團酵母菌發酵產生的酸,它的主要用途是軟化食物纖維,個別情況可作為食品疏鬆劑和肉類嫩化劑,使乾貨原料迅速漲發,軟化纖維,適當使用可為食品帶來極佳的色、香、味、形,以增進人們的食慾。

另外,食用鹼不宜過多使用,一小勺的量即可,且面一定要反覆揉勻,否則蒸熟的饅頭或者包子的外皮上就會有黃色的斑點,是沒揉勻的表現,而且味道也會發苦!

食用鹼還有一定的腐蝕性,家裡有重油的物件,可以用它來清洗!而且使用的方法也簡單,只要把食用鹼融於水中,擦拭物品即可!不僅如此,用食用鹼擦拭完的物件,還會光亮如新!

食鹼屬於無機物,本身沒有什麼營養成分,但在食品烹調中的作用卻不可低估,食鹼的水溶液是電解質,可使食品原料中的蛋白質分子吸水能力增強,加快原料的漲發速度,但要注意掌握好用鹼數量、方法和時間,以防食物原料發得過透、過爛甚至變質,切記!

食用鹼和小蘇打的不同之處

第一:用途不一樣

食用鹼是蒸饅頭用的,而小蘇打一般都要用面點的蓬鬆劑及炒菜時的點綴,小蘇打呈弱鹼,國內用於食品工業和醫藥、獸藥中,在國外則較多地用作畜禽飼料添加劑。

第二:分子結構不同

食用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有很重的鹼味,但是食用鹼是小蘇打純鹼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後製成品,鹼性較強。

多為白色細小的粉末狀。小蘇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多為白色細小的粉末狀,有點像精鹽的感覺。

第三:鹼性不同

食用鹼的鹼性比較強,不能直接食用,用量要注意,用多會影響食物的口感和顏色,會產生一股難聞的異味,還會導致食物變質。

而小蘇打的鹼性比較弱,溶於水時呈現弱鹼性,而且無色無味,沒有任何的刺激性,屬於溫和的鹼性物質,因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製作過程中的膨鬆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fbe0ca155c45fce40f2898e2645f9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