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那些遭遇過感情傷痛的人,時常會問我這樣一個問題:
「艾老師,為什麼我會遭遇這些事情……」
這其實是一個「虛無」的問題,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但是,困於其中的人,總是會糾結於這樣的問題,而當下,其實你是無法找到真正的答案的。
如果想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那麼,只能將這一切,歸之於緣分或命運。
這輩子遇到誰,經歷一些什麼事情,大概都跟緣分和命運息息相關,事實上,我們能真正左右和決定的部分,並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多,所以,緣分使然或是命中注定,就成了一個相對能夠安慰自己的說法。
如果還不夠,那就延伸到前世與來生,「上輩子欠的」就是這個邏輯。
我們這一生的很多經歷,都是難以找到真實邏輯的,好人未必有好報,惡人也未必就有惡果,所以,很多事情,就連佛陀也難以詮釋,這才有了三生三世,因果輪迴。
但是,我們畢竟只是芸芸眾生、普羅大眾,既沒有那麼高的覺悟,也難以真的做到一切寂滅,所謂一念生、一念滅,我們終究試圖為今生所遭遇的一切,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至少,能夠說服自己,讓自己內在的對抗能夠得以消除。
那些不是真問題的問題,有時候比真問題更加折磨人,更加內耗自己——就像,我為什麼會經歷這些,遭遇這些,無法解脫,永無寧日……
所以,其實這樣的問題也是真問題,是每一個陷入其中的人,必須給予自己開示的,必須給自己一個篤定的答案,而答案的根本,說到底只有一條:
這些經歷和遭遇,終究是值得的;而是否值得,都在將來;所以,只有自己不斷努力,讓自己更好,才有可能最後證明,曾經經歷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我們這輩子所經歷的事情,其實是分為三個層面來思維的。
人們碰到問題的時候,僅僅只是關注於形式上的、具體的問題,比如感情遭遇了背叛,人們想要解決的,只是如何挽回對方,如何修復如初;或是,是否離婚等等,這些都是具體的形式上的問題。
經歷了很多事情以後,你慢慢會明白,其實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於自己,或者,解決問題只能依靠自己,對應的,你慢慢會去反思,為什麼我碰到問題會陷入其中,為什麼我就不能解決掉、解決好這些問題?
這個階段其實是在突破自己,但這個階段是最內耗的時候,因為你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也只有通過自身的調整和改變,才能救自己——這個時候,會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無助感,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事情的背後,是性格使然,性格決定命運,是有足夠道理的。比如那些長久困於感情傷痛的人,大概都是處事猶豫不決、思前想後、顧慮重重,決斷力和執行力偏弱的人。
這個階段其實是一個人成長重要的分水嶺,在這個階段,我們也找到了「為什麼我會經歷這些」的一個合理解釋:我們所經歷的這些,只是一面鏡子,幫助我們能夠看到我們深層的問題,進而有機會去調整和修正自己。
沒有人不希望這輩子過得幸福、順心,但是,就算是那些極度認真負責、足夠睿智成熟的人,這輩子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誰的人生都會遭遇坎坷和磨難,都會有困束自己的問題。
所以,要坦然接受生命中那些「不好」的人和事,那些傷透心的遭遇和經歷,因為,終其一生,就算我們小心翼翼,也是難逃命運的「難為」的。
所以,坦然接受和面對,無論是當下的痛楚,或是未來諸多的不確定性,用一個更適切的說法,就是學會共處。
什麼時候能夠學會與焦慮、隱憂、不安等等負面情緒相處,把這些負面情緒看作是一種正常存在,然後學會與之共存繼續前行,這個時候,自己面對再糟糕的問題,也就釋然了。
當然,坦然不是躺平,坦然是為了減少自己的內耗,然後讓自己能夠保持內心的安寧,心安了,世界也就安靜了。
然後,我們才能靜下心來,去專注於當下我們真正應該做、能夠做的事情。
願每一個當下承受無盡痛苦的人,都能夠得以解脫,重新恢復對人生美好的嚮往,對未來幸福的期待,加油,每一個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