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美國最大的直升機是在海軍陸戰隊中服役的海上種馬系列直升機,其超過很多固定翼運輸機的運輸能力讓中國很是羨慕,畢竟美國的黑鷹已經服役30多年了,和黑鷹性能相仿的直20才剛剛成熟。不過說起直升機的運輸能力,還沒有哪一架直升機敢跟蘇聯這架巨無霸相比,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米12。
米12直升機
早在蘇聯時代,米里設計局就創下多項載重世界紀錄,米26誕生前世界上最大的量產直升機米6,最大的專用吊運直升機米10,最大最重的量產武裝運輸直升機米24,已服役的最大最重直升機米26。這些米字輩的大傢伙個個都很癲狂,然而真要算起來,米里的老大是當時幾近量產的米12。
停放在博物館中的米12
由於蘇聯需要強有力的運輸工具,因此在60年代發展了很多大型運輸項目,安22和米12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米12直升機開始研製於1965年,1968年首飛,代號為信鴿。米里是蘇聯的直升機大師,剛開始設計時,米里親自挂帥,然而研製過程中米里辭世,後續的設計工作由李森科負責。
側視圖
由於單旋翼帶尾槳布局的直升機設計難度較大,其他結構的雙旋翼設計難度也不小,米12便使用了接近固定翼飛機的並列雙旋翼布局。兩副主旋翼分別安裝在主翼兩端,下面是兩台D25VF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4125千瓦。機翼為反梯形,翼稍比翼根寬。
兩副主旋翼發展自米6的旋翼,均為五片槳葉的全金屬旋翼。兩副旋翼中的左側旋翼順時針旋轉,右側旋翼逆時針旋轉,並有機械結構防止干擾。發動機並不是直接驅動旋翼,而是先將動力傳給減速器,再輸送給兩副旋翼,任何側發動機發生故障,兩副旋翼都會一起工作,這和魚鷹的結構類似。
V22魚鷹
米12的機身和一般的直升機有很大區別,非常接近運輸機,特別寬大。機尾安裝有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形狀和客機類似。由於體型巨大,其艙內空間也非常大,能夠運送超過50名士兵外加其他貨物。米12的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05噸,比不少固定翼運輸機還大,正常運載重量為20噸,極限載重為40噸,此時的米12要採用滑跑起飛。
米12比米26大得多
機身最前部是非常複雜的座艙,分為兩層,下層是駕駛艙,艙內並排安置正、副駕駛員座椅,左側是正駕駛座位,右側是副駕駛座位。正駕駛員後面為隨機機械師,副駕駛員後面為電氣技師。這還沒完,設計師還在駕駛艙上方設計了領航艙,領航員和報務員前後排列。這樣一來,米12的機組成員多達6名,比米26的5人還要多。正常的直升機只需要2到3名成員就能操作,可見米12的設計還有很多局限性。
和旁邊的飛機比較可以發現米12非常大
米12於1968年首飛,還參加了第29屆巴黎航展,試飛期間更是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非常厲害。米里設計局甚至還想設計加強版的米12M,計劃使用兩台強大的D30V發動機,單台功率高達20000馬力,總功率40000馬力,能夠將40噸重的貨物運往200千米外的目的地。
雙層座艙設計
但是米12的研製工作並不順利,後來更強大的發動機陸續誕生,這讓常規布局的大型直升機成為可能,也就是日後的米26。蘇聯軍方對米12的興趣也漸漸變冷,米里設計局便停止研發米12,開始研發米26。
已經不能飛行的米12
如今看這架巨大的飛機,再看看現在的俄羅斯,早已淪落為一個二流國家,只是靠著遺產勉強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