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感到餓了的時候,是真的餓了嗎?

2022-01-18     人間閒話

原標題:當我們感到餓了的時候,是真的餓了嗎?

在生物學的研究領域,飢餓實際上是被定義的,作為響應生物需求的消費動力。所以是我們的身體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食物來補充我們的能量儲備,或維持我們的身體機能。

根據利茲大學的研究,表明我們整體的飢餓感源於吃東西的衝動,這是由我們的靜息代謝率決定的,也就是能量,我們的身體消耗食物來維持我們的日常身體機能,並且在較小程度上,保證我們的身體活動水平。因此,在每頓飯的基礎上,諸如空腹之類的信號,低血糖和食慾相關激素,也可以觸發或發出飢餓信號。所以所有這些信號共同作用告訴我們的食慾中心,讓我們在大腦中感到飢餓。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如果你感到飢餓,但你沒有吃東西,然後它消失了怎麼辦?即你還沒有回應那種飢餓感,而飢餓感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所以在長時間禁食或任何食物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產生酮體,並且這些已被發現,會被我們的大腦用來抑制食慾,但這只是該研究領域的早期階段。

飢餓不僅受內部因素的影響,還有外部因素,我們可以忘記我們餓了,在某些情況下,比如我們分心或我們很忙。有些人喜歡吃東西,這和他們有沒有產生飢餓感毫無關係,所以飢餓感絕對不是一種適合所有常見的尺寸。

我們的大腦中有幾個食慾系統,其中之一是享樂系統。雖然我們不餓,我們仍然可以想吃,因為我們的大腦中有快樂系統,它可以超越飽腹感,告訴大腦:我們還要吃。比如說,我們在一家餐館,我們看到了甜點菜單,但我們剛剛吃過大餐,我們已經吃飽了,但我們仍然想要那個甜點,因為它太好吃了。

我們在購物中心閒逛時,聞到開胃食物的味道,突然讓我們想到,「啊,也許我應該去嘗嘗,吃、喝其中一種東西」。在聞到或看到外在的食物線索之前,我們根本沒有真正考慮要吃東西。所以我們被食物所吸引,甚至可能已經進化了我們的視覺系統,能夠在看一個場景後,幾乎立即判定那裡是否有可食用的東西。如果是這樣,什麼是能量密度最高、脂肪含量最高的食物,然後我們的大腦立即就會注意到這一點。如果食物在運動或運動中,它就更有吸引力了。

食物的色澤、香味,加上近在咫尺的感覺,沒有哪個人的大腦能抵擋這種全方位的食物能量誘惑。只能說,是我們的大腦感覺餓了,其實和我們的身體需要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e97440fecf1edbca229d7e56ab151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