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中標,誰是最終受害者?

2022-04-15     銘晟標書網

原標題:低價中標,誰是最終受害者?

低價中標、一直以來都是業內的熱議話題。一提到「低價中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不是有些招標單位在招標環節忽視質量、忽視成本,造成中標價低於甚至遠遠低於成本價,從價格角度來看,違反了《採購法》和《招投標實施條例》的規定,而且有不正當競爭之嫌。廈門市政府外網雲服務項目、遼陽市信息中心公共資源共享平台硬體建設項目,更是以驚爆眼球的0.01元中標,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於低價中標的認知。

由於預算金額與中標金額懸殊巨大,網友們也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遼寧瀋陽網友:0元中標了,後續幾個問題:中標服務費怎麼辦?不收? 質保金怎麼留?也不收了? 0元投標,不違法招標法,採購法中涉及到的惡意競標規定嗎?就因為中標單位是知名企業,所以就沒人監管了?看來以後這類的招標,應該是倒掛,誰中標,誰給政府錢。

浙江手機網友:政府的數據不會公開給tx的。tx要的是未來的擴容、案例和廣告的效應。

海南手機網友:上了雲一般就不會遷徙了,日後的項目一個都跑不了。

浙江手機網友:做雲服務的隨便看人家數據,誰敢往上放數據?還有一種功能叫加密。放上去也看不了。

對於低價中標事件,眾說紛紜。

其次,《招標投標法》做了相關規定,投標人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報價競標,當投標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要求,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才可能符合中標條件,但投標價格低於成本的除外等相關要求。

所以,超低價中標後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層層轉包,過度壓低價格,無非是讓中標者自食苦果,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這場遊戲沒有人是贏家,過程是痛苦的,結局是皆輸的。

如何才能有效避開低價中標?

專業人士建議:對價格的考量要建立在採購人的需求描述很準確的基礎上。只有在需求得以準確的描述,且功能同等的情況下才能重點考慮價格因素,但對於價格異常的投標應當及時排除。

在對需求準確描述的基礎上,招標文件不應過度關注價格,而應加強對重要功能指標的考量,將能效比、產品穩定性、返修率等重要指標量化,並細化評分標準。希望國家層面出台相關技術標準和評標細則,使廠家有明確的努力方向,這樣有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e90d39ff3f479cd7e342a2d72cd25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