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讓大家人心惶惶。為了減少人員的密切接觸,許多防疫工作開始嘗試藉助大數據、智能雲、遠程控制等智能技術的力量。
近日播出的央視《新聞聯播》——「智能經濟按下快進鍵」,就對百度用智能質檢技術幫助企業在疫情期安全運行進行了報道。
攝像機智能看護,遠程視頻對話
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為提高效率,杭州的居家隔離點,均採用智能家居攝像機24小時不間斷監管的創新方式,一台設備可同時看護多個管控對象。
居家隔離人員可與工作人員實現遠程通話,同時,當居家隔離人員遇到難事,也可以及時呼叫管理人員尋求幫助。
為做到嚴防死守、滴水不漏,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利用智能家居攝像機設備,對「居家隔離」人員做到全天候無死角管控,為防疫管控工作安裝了一雙雙「千里眼」。
一旦有動態,手機上就會收到告警,顯示有人來了;如果有人出來,手機上也會收到移動偵測告警。有了智能家居攝像機的助力,一個疫情防控網格員,一台手機,就可以有效管控四五戶「居家隔離」人員。
智能測溫,語音聯動報警
雖然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症狀各有不同,但體溫檢測依然是最常規最基礎的檢查,目前在各大公共場所都會設置體溫檢測。像宿遷市宿城區政府便採用了海康威視的雙光譜測溫半球,做到遠距離、秒級測溫,實測精度±0.3℃,若有溫度異常,人員可聯動語音報警功能。
像這類測溫屬於非接觸測溫,只需要人在鏡頭範圍內,即可測溫。並且能對大片移動人群進行快速測溫,在加快了檢查效率的同時大大減少了安檢、醫護工作人員與被檢測人員的近距離接觸。
機器人派送,降低感染風險
為降低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廣東省人民醫院引入了機器人送餐送藥。這台機器人可實現自主開關門、自主搭乘電梯、自主避開障礙物、語言提示、自主充電等,除了送藥、送餐,還能支持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工作,既減輕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又降低了病毒交叉感染風險。
智能辦公,遠程控制更安全
目前企業復工在即,工作時公司大量人員聚集在辦公場所內,室內衛生消毒工作尤為重要。像燈光、空調等設備的控制面板都是接觸頻次高,需要著重消毒的區域。智慧辦公系統的應用讓辦公空間內的新風系統、空調、燈光等設備都可通過遠程來控制,無需反覆在開關面板上操作,減小了接觸感染的風險,同時也減少了面板消毒的次數。
工信部提出,力爭2020年底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5G網絡覆蓋。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網絡優化升級將推動智能經濟快速崛起,智能社會大幕正在拉開。
而本次防控疫情的過程當中產生的新需求,更是讓包括遠程控制、人工智慧在內的智能科技得到了大範圍的應用普及,從線上緊急開發為疫情防控服務的平安智慧城市專區,到線下的智慧交通出行、自動體溫監測等等,數字化智能化貫穿了城市生活的各個環節。
相信在2020年,智能經濟將會有更大範圍的應用,將進入到更多領域,真正改變我們的生活。而ThinkHome也將抓住這一時機,讓智能延伸到更多的應用場景,讓智能走近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cguTHAB3uTiws8K5K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