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修文、朱子柳為何要出賣郭靖?金庸:將黃蓉外孫的名字讀一遍

2023-12-19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武修文、朱子柳為何要出賣郭靖?金庸:將黃蓉外孫的名字讀一遍

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盪氣迴腸,書中不僅有快意恩仇,還有讓人熱血沸騰的家國大義。

不過,在後續之作《倚天屠龍記》里,身為讀者的我們卻得知郭靖死在了襄陽城。郭靖作為金庸筆下負有盛名的俠之大者,該如何解讀他的命喪沙場?

一、郭靖之死

《倚天屠龍記》作為《射鵰三部曲》的完結篇,主要講述的是張無忌闖蕩江湖、率領群雄粉碎蒙古人陰謀詭計的精彩故事。

但在倚天的開篇,金庸仍提及了郭靖,書中是這麼寫的,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初讀《倚天屠龍記》的時候,是不是被這一句原文驚得瞠目結舌?的確,很難相信金庸就這樣將郭靖寫死,我們也很難相信,金庸就這樣將郭靖之死一筆帶過。

長大之後回過頭來才赫然發現,金庸之所以將郭靖寫死有兩個原因。

1、金庸的《射鵰三部曲》沿用了大量的歷史事件,書中甚至出現了不少歷史人物,好比成吉思汗、王重陽、丘處機、郝大通、蒙哥、忽必烈、張三丰等等。

根據真實的歷史,襄陽城的確被忽必烈率領的蒙古鐵騎踏平。金庸寫的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金庸也不敢擅自篡改歷史,這才有了襄陽城破的後續故事。

2、郭靖勤奮愛國,絕不可能丟棄襄陽城而走,正如郭靖對楊過說的那樣,不管襄陽城守得住還是守不住,總之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字。

金庸只能按著郭靖的性格順勢而為,將郭靖打造成一位為國捐軀的悲劇英雄。不過話說回來,郭靖修煉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多年,還將岳飛留下來的兵書《武穆遺書》爛熟於胸。加之黃蓉在一旁出謀劃策,襄陽城理應守得固若金湯才對。

其實,你若認真翻閱了《倚天屠龍記》就會發現郭靖戰死有跡可循。

二、武修文與朱子柳

常言道:日防夜防、家賊難防。若襄陽城裡出現了叛徒,他們和忽必烈的蒙古大軍裡應外合的話,郭靖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招架不住。

既然如此,出賣背叛郭靖的會是誰?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倚天時代,少年張無忌曾誤入連環山莊,繼而和武烈、朱長齡一家產生了一系列的風波變故。

原來武烈乃武修文的後人,朱長齡則是朱子柳的後人,他們強強聯手,竟在人跡罕至的崑崙山自成一脈。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奇怪?朱子柳和武修文不應該跟著郭靖一起鎮守襄陽城麼?至少他們二人早在神鵰時代就常伴郭靖左右,但郭靖、黃蓉、郭破虜都戰死沙場,為何朱子柳和武修文的後人卻逃出了襄陽城?

更有意思的是,從金庸的設定來看,朱家武家創建的連環山莊極其富有,可見朱子柳、武修文逃出襄陽城之時必定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這才有了富麗堂皇的連環山莊。

此外,中原地大物博,朱子柳、武修文為何避開中土,奔赴杳無人煙的崑崙一帶成家立業?如果將朱子柳、武修文視為出賣郭靖之人的話,一切謎團都解釋得通了。畢竟郭靖是名動江湖的俠之大者,朱子柳、武修文叛變投敵之後,又如何能在中原立足?只能攜帶財寶遠走他鄉,以此躲避各門各派的追殺。

無獨有偶,在金庸的塑造之下,朱子柳的後人朱長齡、朱九真,武修文的後人武烈、武青嬰都是反派,他們為了得到屠龍刀不惜將張無忌騙得團團轉,甚至幻想著在上了冰火島之後,要如何將謝遜和張無忌殺人滅口。

看到這裡,想必一些讀者會說了,朱子柳當年在英雄會上曾和霍都以命相搏,武修文則是郭靖的徒弟,跟隨郭靖四處征戰多年,他們二人怎麼說叛變就叛變了呢?

其實,只要讀懂了黃蓉外孫的名字,就能解釋一切了。

三、黃蓉的外孫

黃蓉的外孫是誰?此人正是耶律齊與郭芙所生之子。原來金庸的著作共有三個版本,分別是連載版、三聯版和新修版。

而最早的版本則是連載版,是金庸以連載的方式發表在報紙上,記載著金庸最早的設定。

在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的第21回里就出現了黃蓉外孫的名字,書中是這麼寫的,俞蓮舟見他背上負了六隻布袋,心想這是丐幫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干出這種卑污行逕來?何況丐幫素來行事仁義,他們幫主耶律淵如又和大師哥宋遠橋是極好的朋友,這事可真奇了。

「耶律淵如」四字看起來稀鬆平常,但金庸給人物角色取名向來相當考究。好比他以靖康之恥創出了楊康、郭靖兩個人物的名字,又以「芙蓉」二字給黃蓉、郭芙取了名字,暗示二人不但猶如出水芙蓉一般美麗,又有母女關係。

既然如此,「耶律淵如」又有何深意?答案很簡單,「淵如」和「元入」同音,「元」代表蒙古人,「入」代表入侵,因此「耶律淵如」四字暗示了中原落到了蒙古人的手中,漢人在蒙古韃子鐵騎的踐踏之下身處水深火熱之境。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武修文、朱子柳為何要背叛郭靖了,這就是「劇情需要」,否則以郭靖的武功、黃蓉的智慧,襄陽城如何才能被忽必烈攻破?

可惜的是,耶律淵如這個角色寫著寫著就被金庸拋之腦後,金庸索性在隨後的版本里將耶律淵如的戲份全部刪除。而朱子柳、武修文倒戈相向之舉也成了隱藏劇情,唯有細細品讀原著,方能發現金庸的言外之意。

綜上,金庸的武俠小說看似通俗易懂,實則蘊含了諸多暗線,但只要讀者們能夠發揮想像,還是能找到蛛絲馬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ca80f6d1199c62d70f632571bcfaf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