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慢到快,哪些跑姿要素需要改變?

2023-04-07     生態體育

原標題:由慢到快,哪些跑姿要素需要改變?

跑姿是很多跑者關心的話題,正確的跑姿是一不變的嗎?

什麼樣的跑姿是正確的?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這些問題。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錯誤的跑姿往往會產生以下問題:

動作費力,增加額外消耗,效率低下,不經濟

著地時缺乏緩衝,關節承受較大衝擊力

動作不協調,某些局部或關節負荷過大,導致勞損

由此可以得出,錯誤的跑姿會產生跑步效率低下和傷痛高發等主要問題。因此,掌握正確的跑姿不可缺少!

正確的跑姿是一成不變的嗎?

相信在你的跑步生涯中,一定聽說過某某大神所推崇的某種理想跑姿,仿佛只要用這種跑姿進行跑步,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事實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什麼樣的跑姿才是正確的?

運動專家以全運會馬拉松女子團隊冠軍成員王田為研究對象,分析測試了她在不同速度下的跑姿。通過這項研究發現, 正確的跑姿是與速度相匹配的。如果不考慮速度而一味強調某種固定的跑姿,那就是在誤導跑友!

由慢到快,哪些跑姿要素需要改變?哪些不需要改變?

不變

足著地位置

著地膝關節角度與膝關節緩衝角度

軀幹前傾角度

擺臂幅度

改變

足著地方式

小腿提拉摺疊程度

大腿前擺幅度

大腿後蹬幅度

由慢到快,不需要發生改變的跑姿要素

1

足著地位置

無論是快速還是慢速,著力點均在重心略微靠前一點的位置,膝關節在著地時保持彎曲,避免著地瞬間關節受到較大衝擊力,有利於增加緩衝。

2

著地膝關節角度與膝關節緩衝角度

著地後,膝關節適度下壓可增加緩衝,並儲備蹬腿所需要的彈性。當速度由慢變快,對地面的反作用力增加,則可採用前腳掌落地技術,充分利用腳踝緩衝。

3

軀幹前傾角度

由慢到快,軀幹前傾角度不會發生變化。適度身體前傾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帶動身體向前,但這並不意味著速度越快,身體前傾越大。

4

擺臂幅度

速度由慢到快,擺臂幅度並不會有明顯改變,特別是前擺過程沒有改變而後擺幅度略有增加。

由慢到快,需要發生改變的跑姿要素

1

足著地方式

在慢速跑步時採用全腳掌外側著地,可避免腳跟著地的弊端,也避免了一味前腳掌著地足踝、小腿肌肉容易緊張疲勞的問題。

在快速跑步時,前腳掌著地更有優勢,一方面可以利用腳踝緩衝地面反作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減少觸地時間,提高跑步效率。

2

小腿提拉摺疊程度

跑步時,並不需要時時刻刻提拉摺疊小腿。慢速時,小腿提拉摺疊不明顯,無須強調小腿摺疊;而在快速時,提拉摺疊非常充分,摺疊提拉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這需要通過訓練進行加強。

3

大腿前擺幅度

慢速時,小幅度擺腿;快速時,大幅度擺腿。前擺幅度增加是小腿蹬伸及提拉摺疊的慣性和主動發力相結合的自然過程。

4

大腿後蹬幅度

當速度由慢到快時,大腿扒地後蹬幅度可進一步加大,這意味著更長的做功距離以及更有力的肌肉收縮。

總之,一切刻意而為的東西都是不自然的,自然、合理的跑姿是隨速度的改變而改變的,固化的跑姿不能生搬硬套地運用於每一個人。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頒發的全國跳繩教練員、裁判員等級證書,是唯一全國認證證書含金量高,就業前景廣闊。 在這裡,你不僅會學習如何跳繩,還將了解如何進行跳繩教學,每一位參加全國跳繩教練員裁判員培訓且通過考核的學員,培訓結束後都能直接上崗,開展教學工作。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c17ccfad17fc9e294eb2e370f5cbe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