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的人品,人緣都不會差;好人緣,自然會遇到更多的機會。
而一個人,一生能抓住一二次機會,足矣。
好的人品,無過於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1存好心,身體康泰,好運相隨
佛說的八苦之中的四苦: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尤其是生、老、死,誰都逃不掉。
唯獨「病」,會因人而異。
而這個「異」,就是我們的存心。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篇里有句話: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靈樞·邪客》篇繼續說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心好,不光身體好,運氣也不會太差。
明朝萬曆年間,有位俞都先生,前後參加七次考試都沒考中。
俞都萬念俱灰,覺得上天對自己太不公平了,自己生平沒有做過什麼惡事,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懲罰呢?
還告誡他,「從今以後,要把心底的惡念消滅得乾乾淨淨,一心只想到行善。有力量能做的善事,就要不圖回報,不論事情大小,都要一心投入,不夾雜一點虛偽,老實去完成。如果自己做不到的善事,內心也不能斷了善的念頭,一定要讓自己的善心圓滿。」
經過幾年的努力修持,俞都徹底改變自己,把滿腔的惡念變成萬善相隨,也得到鄉親們的一直讚揚。
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是自己內心的感召。
煩惱源於嫉妒,痛苦源於不知足,歸根結底就是心在作怪,把心修好,就一切都好了。
而修心的關鍵,就是要時時心存善念。
2說好話,與人和善,左右逢源
老話說:口是禍福之門。
宋朝時期岳飛和秦檜的故事,被大家所熟悉。就是因為秦檜嫉妒岳飛,而沒有實事求是,說了謊話,給岳飛編造了「莫須有」的罪名,才導致岳飛被害。
而秦檜自己,於千百年後依然在西子湖畔向岳飛下跪,被後人唾罵。
說話語氣惡劣、態度蠻橫、謊話連篇的人,誰都不會喜歡,這樣的人勢必會招來諸多不滿和怨恨。先傷人,後傷己,一輩子都活在遭人嫌棄的痛苦中。
生活中,言語不溫和、謙遜,是惹他人反感的主要原因。
而刻薄的話,粗魯的話,一旦說出口,想要再收回來,就難了。
古人言:「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
所以,衝動、氣憤時,不要急於表達,一定要克制自己,先冷靜一會兒,或者轉身離開,給自己平復內心的時間。
弟子們在評價孔子的人品里,第一條就是溫和,他們從未見過孔子發過脾氣,甚至都沒有大聲說過話。
孔子絕糧於陳,被圍於匡,但為了「天下歸仁」,沒有過一句抱怨和牢騷,總是心平氣和,隨遇而安。
《增廣賢文》有一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好話,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
常說善語,與人和氣,最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能增強他人對自己的信任。
3行好事,人人稱頌,天必佑之
香港演員古天樂,從2008年開始,在內地捐款建學校,到目前為止一共捐建了123所希望小學。
他的善舉,為世人稱讚。做了這麼多好事,從未在他人面前炫耀,一味地保持低調,古天樂的人品,讓人沒有半點懷疑。
最近一屆香港演藝協會舉行選舉,古天樂幾乎全票當選新一屆協會主席。老話說:人善天不欺,」不但不欺,還會格外獎賞。
做好事,不為求名,也不為求利,只抱著力所能及的態度去做,才是真正的好事、真正的善事。這樣的人,畢竟會得到老天爺的眷顧。
范仲淹官至一品,仕途可謂一帆風順,本可退休後頤養天年,但他卻沒有考慮自己的安樂享受,而是用辛苦積攢下來的俸祿做慈善事業,造福族人和鄉鄰。
時任太常丞的劉宰感嘆到:「近時名門,鮮克永世,而范公之後,獨餘二百年,綿十餘世而澤不斬也!」
范仲淹特別看重對少年子弟的文化教育和道德培養,這才使得范氏家族二百多年經久不衰,代代出英賢。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你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那麼你想要的結果,自然會到來。
儒家強調: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佛家也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做好事,不但能享受到幸福的過程,還能利益他人,愉悅自己。
4
心無妄念,身體棒,
口無妄言,智慧長,
身無妄動,人欽佩,
把握人生,不迷茫。
心善,口善,行善,三業清凈,福氣滿滿的人生,將給你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