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撐在中國!中國人的早餐簡直超出想像!

2022-06-03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吃撐在中國!中國人的早餐簡直超出想像!

早餐,一座城市味道的rou'ruan柔軟

勤勞勇敢善良的中國人幹啥啥都行,吃飯更是第一名。

此前《日經亞洲評論》一篇題為《中國的早餐幾乎超出想像》的報道,引得外國人口水橫流。

中國人確實好吃、會吃、懂吃。光是一個早餐,就在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吃出無數花樣和韻味:東部有砂鍋海鮮面,西部有羊肉烤包子;在海南,清晨從喝「老爸茶」開始;在四川,一碗辣味十足的紅油抄手開啟了一天的幸福,而在貴州,光是酸就有128種……

有人說:喜歡一個城市的理由,是從早餐的味道開始的。

有人說:一座熱愛早餐的城市,從不會令人失望。

你是否也曾訪街串巷,只為清晨那口鮮香暖胃的早餐,坐在街邊,為那人間煙火留下了眼淚?

今天小編好好盤點了一些早餐大省,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心中的NO.1?(排名不分先後)

01福建

山珍海味配碳水,豪橫在一個奢華。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山海之間的風味總是離不開的話題。

會吃的福建人從不吝嗇在早餐中加入各色山海食材,混搭在一起,看著誰不說一句奢華。

在福州,鍋邊糊就是海味和碳水完美結合的代表,面薄而卷,湯清不糊;

再配上海蠣餅、三角糕、芋粿這樣的煎炸之物,簡單但不失美味。

如果鍋邊糊還沒能加滿一天的元氣,那在福建常見的扁食、肉燕等等,可以繼續給你提供能量。

肉和碳水完美融合的面線糊則是泉州早餐的王者,看似其貌不揚,實則內有乾坤:

包含了蝦仁豬心、海蠣蟶子、香菇豆腐滷味等,還有泉州人最愛的醋肉。

泉州的清晨,菜粿拳頭姆的身影也甚是常見,配著一碗透著淡淡灰紫色的花生湯,口齒生香到忘我。

對漳州人來說,吃是頭等大事,一碗滷麵,開啟一天再幸福不過。

還有干拌面面煎粿「豆纖」粿條湯鹹粥、魚粥,鴨面、蚵仔面線...全是摻了肉肉的高碳水炸彈。

包裹了豬肉、蝦米、板栗、香菇的燒肉粽、夾餡是花生芝麻糖的滿煎糕、黏稠的麥奶,不得不說廈門的早餐有點頂。

還有紅薯粉做基底的興化米粉滑粉湯、莆田的熗粉煎粿;

龍岩的糖姜蛋客家簸箕粄,寧德的水煎包海蠣包福鼎肉片...都有一種質樸的豪氣;

再有武夷山紫溪粉光澤泡粉邵武煮糕片浦城拌面等加辣的非典型福建式早餐,誘惑著每一個福建南平人。

海味山味搭配碳水,構成了八閩大地上的一切滋味,誰能不說一句「豪橫」呢?

02山西

一頓頂餓一整天,豪橫在一個瓷實。

在山西,早上隨便掀開一家廚房的鍋蓋,鍋中煮的,常常集湯、糊糊、粥、粗糧和麵條為一體,一碗下去,甚是瓷實。

全省都有的疙瘩湯,紅黃綠交織,味道酸咸錯落;

蔭城豬湯名字簡單粗暴又直接,但碗里的東西可一點也不馬虎;

一斤牛肉配六七兩紅薯澱粉做的丸子極為筋道,放入湯中煮熟,配上豆腐乾和蔥花,一碗丸子湯便出鍋了;

一碗大同羊肉湯加上羊肉燒麥,鮮香入肺;比純羊肉湯,加入羊血、羊肺、豆腐和粉絲等的羊雜則更受歡迎;

再配上酥脆的蔥花餅或是運城的羊肉泡饃,真是滿滿的實在感。

玉米面或小麥面打成糊,加入滾燙的水裡,再放黃豆、山藥塊、紅薯塊等慢慢燉煮,一碗粘稠順滑的糊糊下肚,通體熱乎。

大同人見人愛的豆腐粉吃起來十分過癮;油茶配上金黃酥脆的麻葉,焦香誘人;

介於粥和飯之間的長治和(huo)子飯、陽泉紅稠飯「撒」,軟糯香醇;河曲的酸粥,能搭萬物,都實在得很。

山西更是有名的吃面大省,一籠屜莜麵栲栳栳各類澆頭備齊,蕎面做的呂梁碗托味香氣正,餄餎面香而不膩;

還有刀削麵燜面過油麵打滷面貓耳朵……量大又美味。

剛出籠的花捲咸甜皆有;平陸縣各式青菜餡的大包;夾著滷肉、豆腐串的三角烙餅;大同的燒麥...一口下去,滿嘴踏實。

在山西,還有一種名字奇葩的早餐——頭腦,光聽名字,准以為是腦花之類的的食物,實際上是一道藥膳。

雖說聞著很「下頭」,但吃著「真香」!

在山西一頓早餐下肚,吃得是大汗淋漓肚溜圓,一聲聲飽嗝,仿佛都在說,山西早餐,真豪橫啊!

03江蘇

南北甜辣樣樣皆有,豪橫在一個花樣。

江蘇不負「散裝」之名,在南北、甜咸之中反覆豪橫跳,同樣一種食物下到各縣市,就被做出了花來。

就面來說,蘇氏湯麵湯清味明,紛繁的澆頭宛如迷你的蘇幫菜;常州銀絲面彈牙有韌性,一碗下去,人就清醒了;

鎮江鍋蓋面澆頭全都埋在了碗底,吃面堪比尋寶;南京量大、碗大的皮肚面,十七八種澆頭一鍋燴煮,講究又實在;

還有「吃一碗,想三年」的鹽城魚湯麵、兼具南北風味的淮安長魚面,也是令人讚不絕口。

就包子,揚州包子皮薄餡大、樣式精巧,還有秋季特供蟹黃湯包;南京的金陵大肉包肉香滿溢;宿遷的油炸包子是扁扁的月亮形狀;

無錫小籠則甜得徹底;常州的加蟹小籠,則頗有時令風味。

論炸物飯糰之類的早食,蘇州的粢飯糰,既有傳統甜口,又有加上了鹹菜、肉鬆、蘿蔔乾等的咸口風味。

加上滾燙的咸豆漿,咸甜在口中碰撞,和諧又驚喜。

胃口好的,還得配上縐紗小餛飩或敦實的肉湯圓

滿口香甜的玉蘭餅、焦香軟糯的生煎饅頭,再來一碗解膩的酸辣湯,對無錫人來說正正好。

常州的麻糕、連雲港的小魚煎餅、淮州一樣三吃的淮餃、南京的鴨油燒餅牛肉鍋貼鴨血粉絲湯;都讓人難以忘懷。

江蘇早餐,揚州早茶不得不提,拌乾絲餚肉鹽水鵝翡翠燒麥,再加上一碗餃面,喝上一壺茶,真是優哉游哉。

一年四時,物候不同,江蘇各地為了一個「鮮」字,奔波趕早,做出不同風味,那眼花繚亂的早餐地圖,不得不讓人贊一聲豪橫。

04新疆

牛羊碳水吃到頂,豪橫在一個硬核。

新疆人的早餐與清淡無緣,碳水、油脂、高蛋白匯聚一堂,烤、炸、煎、炒一樣不落,給外鄉人一種望而生畏的豪橫感

老遠就能聞到烤饢的香氣,湊近一聞,芝麻、洋蔥的香味更是撲面而來;

筋道的麵皮,裹著淌著羊尾巴油丁餡料的新疆烤包子,撩動著每一個食客的心;

薄皮包子雖服從了「蒸」的技藝,但它的餡料卻絕不妥協,依舊高油脂、高蛋白。

新疆對於米麵也有自己的一套準則。

粒粒分明的大米和羊肉碰撞,加入新疆特產的黃蘿蔔、皮牙子,一道葷素搭配的抓飯就能保證一天的飽滿精神。

牛羊肉和時令蔬菜炒製成的菜碼,加上手工揉制的粗面,兩者一拌就成了地道的新疆拉條子

如用上炒的技藝,新疆炒麵丁丁炒麵二節子炒麵也是各有風味。

麵條加入湯內,就有了最能體現新疆本真味道的揪片子

除了粗面,奇台縣的黃面細若遊絲,加入素鹵和酸辣的調料同樣令人食指大動。

燉煮的缸子肉、用料紮實的羊雜湯、百分百純馬肉製作的馬腸子

還有面肺子米腸子,誰能想到這些堪比硬菜的食物,只是主食的配菜呢,著實有些硬核。

在新疆的早餐里,磚茶香茶酸奶也必須榜上有名,可以單喝,也能放入水果或堅果,增加風味。

還有獨具民族特色的哈薩克傳統美食那仁、形似油條的「包爾薩克」,俄羅斯族的列巴蘇甫湯,錫伯族大餅...

走在新疆街頭逛早市,面對如此之多的高碳水、高蛋白、高油脂,沒個256G的胃,都不太敢說一個豪橫字。

05湖北

油炸碳水粉面酒,豪橫在一個多。

只有湖北的早餐才能叫「過早」種類繁多還便宜

湖北人早上是吃面的,在武漢街頭,你能看見坐著、站著,甚至騎著車還在大口吃面的人;

顏色金黃、飄著麻醬香氣的熱乾麵,誘惑著每一個路過的人;

出了武漢,湖北一城一面也是絕不誇張。

咸、鮮、辣的襄陽牛肉麵,醒神又過癮;荊州早堂面的精髓在那一碗湯里,用活鱔魚、豬大骨、鯽魚等熬了大半宿的湯醇香濃厚;

一勺滷水紅油湯,數塊滷牛肉,這是宜昌的紅油小面;仙桃盛產黃鱔,一碗鱔魚米粉鮮辣厚重,令人垂涎;

潛江人早起只為了一碗酸麻微辣的財魚面

在蘄春,酸米粉最能代表家鄉的味道;化骨綿綿粉,吃魚不見魚,鮮魚糊湯粉可謂黃潭一絕。

湖北人對早餐也是非油炸不快樂。豆皮,湖北過早的代表作。

綠豆和大米混合磨成的漿,在鍋里攤成薄皮,然後加入熟糯米與肉丁,筍丁,香菇,雞蛋等,酥脆鬆軟又鮮香。

同樣踏實又抗餓的還有金黃油亮的雞冠餃、滿嘴芝麻香的歡喜坨

圓溜溜的面窩、「雙面油煎」的天門煮包子、高溫炙烤過的公安鍋盔...一周7天,每天都是新口味。

此外,對於糯米雞、糯米包油條、重油燒麥、油餅夾燒賣,湖北人只想說:「碳水+碳水,你,是我永遠的神」!

相比廣東、江蘇的早茶文化,湖北的早酒文化則更有江湖氣。

一碗香濃蛋酒只是湖北人喝早酒的「入門級」選項;

在孝感當地,更愛直接喝當地米酒,更顯粗獷痛快;

把糯米拉長放到孝感米酒里,再撒上幾粒糖桂花,就成了酸甜粘糯的糊米酒

襄陽的清晨則需要一口醇香的黃酒來喚醒;

而在荊州,五六點就有人出現在各個早餐館子裡,叫上幾兩白酒,再來一碗熱面,聊天談笑,那叫一個講究和舒服。

在湖北,不管哪座城都把過早過成了一場全民運動。

不得不說,愛油炸愛碳水,愛粉也愛面,喝酒不趕晚就趕早的湖北早餐,真豪橫啊!

說來說去,各個碳水美食大省,各有各的豪橫,若真要評個最字,仿佛沒法分出個勝負。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早點口味,那是一方水土一座城養出的習慣最豪橫的早餐也許永遠在家鄉

快來評論區,和小編聊聊你心中的最豪橫早餐大省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ad32ad9c186e97d11fcc9625c6bd9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