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也不安全了?每公斤食鹽中竟多達33個微塑料顆粒【附廢塑料回收行業市場現狀】

2024-01-18     前瞻網

原標題:食鹽也不安全了?每公斤食鹽中竟多達33個微塑料顆粒【附廢塑料回收行業市場現狀】

近日,印尼安達拉斯大學科學家對該國21個食鹽品牌進行了抽樣,發現每個品牌都含有4種不同的微塑料。相關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全球環境科學與管理雜誌》。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微塑料與癌症、心臟病和痴呆症的發展以及生育問題相關聯。而且,他們在每公斤食鹽中檢測出多達33個微塑料顆粒,這意味著人們每年會攝入相當數量的微塑料。

無獨有偶,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項研究也表示,美國三種暢銷瓶裝水中發現大量微小塑料顆粒:每升瓶裝水中發現了11萬-37萬個塑料顆粒。其中,90%的塑料顆粒小於1微米,被稱為納米塑料,剩下的是微塑料顆粒。

微塑料被定義為從5毫米到1微米的塑料碎片,大多數來自瓶子和食品包裝等一次性塑料。這些塑料降解緩慢,在被分解為越來越小的碎片時會產生微塑料。人類和其他生物攝入微塑料後,可能對健康和生態系統產生未知的影響。

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塑料污染的關注,特別是在食品中的微塑料污染問題。塑料污染已經成為全球環境的一大隱患,而塑料回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塑料回收可以有效減少塑料在環境中的積累,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減少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廢塑料回收來源以廢棄PET瓶子為主

2023年,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發布《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報告(2022年度)》(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廢棄PET為廢塑料回收主要來源,占總回收量比重為33%,其中廢棄PET瓶子占比22%;其次是其他包裝膜、電器電子產品廢塑料和汽車廢塑料。

2023年廢塑料回收量預計增長11%

自2013年以來,伴隨國內環保意識的增加,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的增長幅度逐漸放緩,2022年我國總體廢塑料回收總量同比下降5.3%。2023年,全國區域性新冠肺炎疫情恢復後經濟的復甦,房地產、工業、電網、基礎設施等領域都呈現出較強的增長態勢,全國垃圾分類的逐步實施以及耐用品(如電器電子產品、汽車、建材等)廢塑料的報廢量持續增加,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預計2023年中國廢塑料回收增長率約為11%。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表示,塑料是人類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將塑料從我們的生產生活中去除,既不科學,也不現實。王永剛認為,面對潛在的塑料污染風險,必須加強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發展塑料循環經濟。王永剛提出,應禁止「塑料廢棄物」向這些不具備更好回收利用條件的國家和地區出口。同時,已開發國家和國際組織應當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給予其適當幫助。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ab8cb3f51397ce34853a1b18878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