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個有著大國夢的國家,其大國夢中當然也包括航天夢,這不,在月船三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月之後,印度已經開始計劃建造空間站了。
載人航天是航天領域發展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印度正在迅速發展自己的載人航天技術,10月21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進行了載人飛船和逃逸塔的發射試驗並取得圓滿成功,預估明年或後年將進行首次真正的載人航天之旅,如果取得成功,那麼下一步就是要打造印度自己的空間站了。
據《印度時報》近日報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索馬納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印度計劃在20~25年內建造自己的空間站。
目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正在為印度載人航天計劃Gaganyaan飛船首次進入太空做準備,一旦Gaganyaan飛船具備載人航天的能力,那麼在後續模塊中印度將考慮空間站建設。
這也算是印度再次官宣了空間站建造計劃,此前在月船三號成功登月後曾宣布建造空間站和載人登月。但實際上印度媒體早就公布過印度空間站的設計模型,已經有著多個版本,看上去還是很有特色的。
從設計模型上看,印度空間站的主艙段有兩到三個,節點艙有一到兩個,和我們的空間站不同的是它還有一兩個甚至更多的大油桶形狀的艙段,推測應該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實驗艙。
當前印度的載人航天雄心正在起飛,索馬納特說印度航天局將「重點關注載人探索、更長時間的載人航天以及未來的太空演習」,還表示:「Gaganyaan計劃旨在實現載人太空飛行能力,一旦成功我們就可以在隨後研究空間站的建設。」
而且印度的空間站建造和使用計劃很可能不走尋常路,索馬納特就表示空間站建造運營的初始過程將從機器人操作開始,而不是真正的載人任務,這或是因為印度的載人航天能力在短期內還比較薄弱,需要較長的時間去完善,那麼如果想儘快建造出空間站的話,就不能全指望航天員去做,因此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決定利用機器人先行打造空間站,等載人航天技術成熟之後,再進行航天員的空間站駐守運營工作。
然而,要建造空間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如今太空中僅有的兩個空間站分別是國際空間站和我國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是俄美日英法意等國共同打造的一個國際大科學裝置,利用的是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的技術共同完成的。
而我國的空間站則是獨立自主完成的,但沿襲和發展的基本是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的路線,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建造出來的,因為要打造自主的空間站,就需要下大力度開發足夠安全穩定的大推力火箭、載人飛船、貨運飛船,以及構成空間站的核心艙、節點艙、實驗艙、機械臂等,另外還需要有信號中繼衛星和強大的信號傳輸系統等,可以說有非常多的關鍵技術需要掌握,非短時間能夠完成。
而對當前的印度來說,這些東西可以說是一項都沒有掌握,更也沒有完成,全部發展起來會非常的費時費力,所以印度的空間站建設實際上還是非常的任重而道遠。
消息來源:環球網11月3日報道《印度ISRO負責人表示2035年前後建空間站》
撞擊地球形成月球的行星哪裡去了?地球內部發現兩塊疑似行星殘骸
美國試射民兵-3洲際飛彈,飛行突現異常後自爆!五年中失敗了4次
人形機器人的時代即將到來,人類如何與越來越聰明的機器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