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紅艷
昨天下午,老表告訴我,在豐縣師寨鎮金莊村西南地,有不少農人在栽洋蔥,場面大得不得了,在當天有一百多人,建議讓我去看看。
今天一早,我們就帶著相機前往,發現在田間的人並不是很多,老表說,今天人數上總體也不少,只是有一部分已經派往鄰村去栽種了。於是,不由分說,我就把鏡頭對準了這些忙碌的人群。
生活因為憧憬而變得美麗,捕捉鄉親們田間勞作的身影,讓勤勞之美綻放開花,一組圖片分享給老家的朋友,從這些影子裡找到家人勞作和自己曾經在鄉村的影子,從而更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更加熱愛生活。
秋收的忙碌,已經成為一抹背影。如今這段時間,在很多人眼裡,豐縣的農人們,應該處於一種相對賦閒的狀態。但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在鄉村,永遠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歇息,對於勤勉的百姓而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都有活干。
在一望無際的田野,在陽光照耀下,田野里氤氳著淡淡的洋蔥味道。
勤勞,堅韌,豁達,是豐縣鄉村老人的性格。眼前的這些老人,大多已經完成了兒女結婚生子的任務。但他們整天還是圍著土地忙碌,不斷延伸勞動的內容,緊緊抓住稍縱即逝的每一天。她們質樸的樣子,如一隻閃亮的鋤頭一樣那麼深厚,堅強。
即便僱主不在場,她們也是盡心盡力。每個人將一把把洋蔥綑紮好之後,放在身後……
眼前的一幕,和小時候見到的拔秧苗極為相似,她們勞動的肖像,將成為每個人永遠的記憶。
在這裡幹活的大娘大嬸們,都是來自周圍的村莊,他們在這裡勞動,除了包吃之外,每天還有50元的收入。
這是她們幹活時的坐凳和小鏟,在這裡干臨時工的日子,這兩樣東西將是她們至始至終的陪伴。
一個地方忙好後,她們就會起身離開,按照事主的吩咐到前面繼續……
每年這個時節,都會相對比較乾旱少雨,按照這樣的狀況,用不了多久,新的一輪「澆地大戰」,就會上演。
這位大嬸說,賺錢雖然不易,但干這個活還算可以,工作量不太大,比較可以坐著操作。
而且,大家還能有說有笑,邊幹活,邊聊家常。
這位大姐的工作主要是負責運送洋蔥苗。
同時還要澆水,只見她熟練地將一節塑料管子接起來,在田間疾走。
平整好的田間,首先要打除草劑,而且要退著行走。
田邊的小路上,幾位鄉鄰拿著幹活用的工具,朝著田中走去。
她們的工作,主要是給剛澆灌過的洋蔥空地覆膜,這項活計看似簡單,其實,四人需要彼此配合的默契,和一定的技巧。
靠近我的這位大娘已經七十歲了,儘管兒女都很孝順,但勤勞的老人家依然閒不住。
覆膜之後的洋蔥地,需要這樣在田間打孔,這種工具省時又省力,真不孬。
打孔過的田間,撒上了一把把洋蔥。
接下來,她們把洋蔥苗塞進打好的孔中。
在鄉村田間的小路上,一排肥料袋,都是亮眼的風景。
太陽的溫度一天天減弱,於是冬天的腳步就悄然降臨鄉村。不論是夜晚明亮的月光和璀璨的星星,還是清晨村外開闊的田野和清新的空氣,處處都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再加上鄉村人的純樸憨厚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令人陶醉、嚮往……
對於土生土長在農村的你我來說,田間勞作的記憶,已深深地鐫刻進我的骨髓。儘管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的變遷,那拉耩子、打農藥、點化肥、拔蒜台、夾園子的日子,已與我漸行漸遠。但每每在閒暇隙罅,細細品來,猶覺那樣的日子,有辛酸,有煩惱,但更多的,卻是收穫的喜悅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