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中,為啥就美軍用了霰彈槍

2019-09-10     瘋狗的輕武

沒什麼是一發噴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發。從一戰到二戰,美軍拿著M1897霰彈槍打的塹壕里的德國人和島嶼叢林的鬼子哭爹喊娘,但至少在兩次大戰間,我們似乎就看到美軍拿噴子開路。而噴子又不是多有技術含量的東西,為什麼別的國家沒想到用?狗子覺得這個事兒得從十九世紀末開始說

1898年美西戰爭之後,在古巴被美國人揍的滿頭包的西班牙人表示帶不動殖民地了,你們愛咋咋地吧,隨即用2000萬美元把當時自己的菲律賓殖民地賣給了美國人。

但19世紀末是民族主義特別高漲的時候,菲律賓人本來以為美國人乾死了西班牙人,自己也能像古巴一樣獨立,在美西戰爭的時候還幫著美軍干西班牙,結果沒想到原來自己被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然後就開始起義了啊~

那美國人當然不幹了啊,花了2000萬買你是用來起義的嗎?

接下來的1899年到1902年,美國人在收拾菲律賓的過程中發現個問題,當年西班牙賣給美國的菲律賓是包括南部的Moroland(摩洛土著的地盤),然而西班牙自己當年壓根就沒這塊地方的統治權。

所以北邊的菲律賓人好搞定,但南邊的摩洛土著表示老子以前就沒怕過誰,不管是西班牙還是美國,來一個打一個。接下來就是誰都不服誰的治安戰了...

然後美國人就發現問題了,菲律賓是個叢林為主的地方,摩洛土著一股腦的從林子裡冒出來二話不說就砍人。克拉格約根森這種長步槍在林子裡超難用,這就很需要近距離的作戰武器,但美軍怎麼都不能和土著拿刀子長矛對砍啊~

有句話說得好,手槍是最好的肉搏武器~

是的,當時美軍裝備有不少.38柯爾特M1892轉輪手槍,然而這種動能只有兩百多的小砸炮在面對下邊這種穿著鎖甲的摩洛土著時顯得很廢材,尤其是這幫土著衝鋒前往往會舉行個宗教儀式,還嗑一些產生麻醉作用的藥。信仰和麻醉讓這幫土族深信自個刀槍不入,然後.38轉輪低能的停止力也打完一個彈輪也確實很難放到一個嗑藥土著,這就讓美軍很頭大了。

頭大歸頭大,辦法總是要想的。一方面美軍是裝備了老式,但是口徑更大的.45柯爾特M1873陸軍單動轉輪,這玩意有600焦的動能,足夠一槍放到一個土著。(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45ACP以及M1911手槍的誕生)

另一方面則是美軍將剛推出沒多久的M1897霰彈槍丟到菲律賓救急。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噴子在叢林裡簡直不要太好用。發現哪兒窸窸窣窣的有動靜,直接一噴子過去。12號口徑的鹿彈有8枚鉛丸子,每一枚彈丸的殺傷力都類似一發手槍彈,而且只需要概略瞄準即,摩洛土著拿著砍刀衝過來就就是直接被一槍放倒。雖然射程不遠,但叢林裡頭本來也不需要啥射程。

就這樣,美軍從打土著身上領悟了噴子的精髓,再之後的一戰乃至二戰,有近戰需求的地方就有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Si4km0BMH2_cNUgLf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