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功是京劇旦角演員,必須掌握的基本舞台技術之一。古時候,前輩藝人們,看到長袖子舞動起來,靈動而優美,「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於是,就把水袖當做一種舞美的道具,或者說是工具來看待,而不象一般人想像的是一種累贅。
京劇二百多年,可以講旦角各大流派的水袖功夫都很不錯,但是,若說起來在水袖功上最有突破,功力最深,最負盛名的就屬京劇大師程硯秋了。
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
程硯秋在多年的舞台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一套水袖表演動作要領,在談到他的水袖功時,他用十個字概括,那就是:「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
他說:「這十個字裡面,用勁的地方各不相同;運用的時候,把它們聯繫、穿插起來,就可以千變萬化,組織成各種不同的舞蹈姿勢。」
程派的水袖多是姿勢和動作的組合,而不單純是簡單的一個水袖動作,這其實就是水袖的升華是一種舞美和表演的結合。
程硯秋先生在《鎖麟囊》一劇中的身段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有時候,你看一些地方戲,他們舞動水袖的時候,多是一些單純的水袖動作,姿勢上也沒有那麼特別講究,有的甚至就是一些技術的展示,比如有一個地方戲演《打神告廟》,扮演敫桂英的那個女演員,舞動著幾丈長的衣服袖子,也純粹就是炫技,沒有見到更高級的水袖和人物的更好結合,這一點程派在水袖舞美表演上確實是前進了一大步。
地方戲《打神告廟》
那麼程硯秋創立的程派藝術,豐富絢爛,水袖一項更是技壓群芳,他的水袖到底又多厲害呢?
和程先生合作多年,為他寫出《鎖麟囊》《女兒心》的翁偶虹先生,有一次談起程先生的水袖說過這樣的話:「他的水袖功夫別提了,社會上已有定評,冬季他家的客廳里,總擺著一排像盆景式的梅花樁子,沒事兒時他就看。他說,看這些能得到啟發,可以用到水袖裡。他的水袖功夫,非常人可比。就拿《武家坡》來說,揚土時,水秀啪的這一扔,跟箭似的出去,別提多直了,這種功夫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得來的,也不是一般練功所能得來的,這是有氣功在裡邊」。
程派傳人遲小秋演出《武家坡》
從翁先生的談話里我們能窺探到一點,程先生在水袖上的功夫有多麼的高深,窺一斑而知全豹,以小見大。
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把程硯秋的代表作《荒山淚》拍攝成彩色戲曲片。據程先生自己說,他在這部電影里運用了近200多種的水袖技巧;動作姿勢。遺憾的是為了電影的某些原因,很多精彩的水袖舞蹈都給剪掉而沒有保留下來。
程派傳人張火丁的水袖身段
程派受歡迎,唱腔的好聽講究;身段的優美漂亮,都是吸引人的一個面,但那只是程派藝術的一部分,水袖的精彩紛呈也是吸引觀眾的一個重要原因,程先生的水袖功高深莫測;絢爛多姿,也讓很多他的弟子和後輩傳人在演藝上受益,在今天戲曲不景氣的時期,受到粉絲的歡迎。比如,趙榮琛的徒弟張火丁,只所以受到戲迷的歡迎,水袖功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追根溯源還是程硯秋的水袖功夫好,才能傳承下好的藝術和技巧,這一點,我想無論喜歡程派哪一位藝人的粉絲,都不會有異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