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即為「霜降」,意味著初冬即將開始。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
「霜降」後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故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
「脾胃乃人體後天之本」,中醫認為,任何營養都是外來物質,需要通過脾胃運化後才能歸為己有,以濡養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因此,霜降養生,只有先打通脾胃關口,才能保證進補之物被身體有效吸收。這裡給大家推薦兩個簡單易行的健脾養胃的方法,建議大家堅持做。
1.常按足三里
足三里(位於小腿上,當腿彎曲時,膝關節外側有一塊高出皮膚的小骨頭,從這個地方往下四橫指處即是)是健脾養胃一大保健穴,善調脾胃虛寒證。每天晚上睡覺前,可按摩3~5分鐘。脾胃不好的人群可將按摩改為艾灸。
2.喝點陳皮茶
陳皮性溫,歸肺、脾經,每日取適量泡著喝,既不生冷,也不燥熱,可作為健脾養胃的代茶飲。需要注意的是,陳皮茶不宜空腹喝,有實熱者不宜喝。另外,山藥是中醫常用的調養脾胃的食物,晚上還可搭配喝點山藥粥暖胃。
3.特別注意日常起居保養:
- 保持情緒穩定;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運動,但以微汗出為度;
- 切忌暴食和醉酒。
每個節氣的最後十八天屬土,應於脾胃。脾胃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若防護不當,容易導致腹瀉、腹痛等不適。
可飲食調養脾胃。一般可選擇溫補類食物,如牛肉、羊肉、兔肉等,或用紅棗、薏苡仁、山藥、龍眼、枸杞、黨參、熟地、黃芪等做成藥膳食用。
飲食:最適宜「平補」
此時已屬深秋、但尚未進入寒冬季節,飲食養生以保暖潤燥健脾養胃為主的「平補"法為宜。適宜的食物有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同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蝦、蟹、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傷胃引發疾病。
梨
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可以和冰糖、貝母燉服。
蘋果
有生津潤肺、消食止渴的作用。
洋蔥
有清熱化痰、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薺菜
能宣肺豁痰,溫胃散寒,適宜患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盛、咳嗽有黏痰、胸膈瞞悶的人。
冬瓜
能利水、消痰、清熱、解毒,治水氣浮腫喘滿。
蘿蔔
能固腎補肺,止咳平喘。
「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紅薯、山藥、藕、荸薺,都是這個時節適宜吃的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棗、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中醫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此時可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以收斂陽氣、助陰精內聚滋養五臟六腑。若無風寒天氣或感受風寒之邪,應儘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