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放療——讓鼻咽癌患者告別「水杯」

2019-05-24     藍十字腦科醫院

在日常生活中想必很多人都有過「涕血」的情況,但一般很少引起大家的重視,可如果鼻涕中反覆出現血性分泌物或鼻涕呈淡粉色或有血絲時,就應該引起高度警惕了,並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因為鼻咽癌的首發症狀之一就是涕血。

鼻咽癌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腫瘤多發於鼻咽部咽隱窩及頂後壁,位置隱秘不易早期發現。鼻咽癌的發病主要與遺傳因素、EB病毒感染及環境因素有關,同時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2~3倍,它的發病年齡高峰主要有兩個:第一高峰約為35-45歲,第二高峰約為55-65歲。而鼻咽癌常見臨床症狀為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及頭痛等,如有以上類似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診療,以免延誤病情。但對於鼻咽癌的治療方法你了解多少呢?

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放射治療!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放療科主任王曉東介紹,對於大多數腫瘤的治療方法,首選都是手術,但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卻是——放射治療。鼻咽癌有自己部位的特殊性,因為鼻咽腔位置深又狹小,其鄰近有許多重要的血管、神經、淋巴組織等,導致手術治療有較大的難度,而鼻咽癌對放射治療卻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因此放射治療成為大部分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

目前,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治療方案的不斷優化,原發性鼻咽癌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然而,由於之前放療技術發展的局限性,過去普通加速器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損傷會大一些,往往導致鼻咽癌患者出現很多副反應,如黏膜損傷、吞咽困難、頸部纖維化等,患者一般都會整天水杯不離手,俗稱「水杯男」。

瑞典Elekta第六代Synergy全數字化醫用直線加速器

為了給腫瘤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和治療技術,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引入了一台高端放療設備:瑞典Elekta第六代Synergy全數字化醫用直線加速器。它是一款具有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能力及容積旋轉調強(VMAT)治療能力的高端放療設備,完美體現了以「三精」(精確定位、精確計劃、精確治療)為特徵的高能X射線放射治療新技術的發展,可滿足現代放療時代的技術需求及高級應用,如三維適形放療(3DCRT)、調強放療(IMRT)、容積旋轉調強治療(VMAT)、立體定向放療(SRT)等,精確放療技術使鼻咽癌的治療獲得極大的進步。

王曉東主任解說,放療已經進入精確放療時代,鼻咽癌患者選擇實施精確放療,可有效改善副作用,那些「水杯男」可以徹底告別水杯了。目前採用同步放化療,即精確放療加上小劑量的化療治療鼻咽癌,患者獲得的收益遠遠大於手術。首先,精確放療技術突破了普通加速器的瓶頸,在靶區勾畫、劑量分布、計劃實施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在對腫瘤細胞給予打擊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正常組織,副作用明顯降低。其次,精確放療具有無痛、無創、無需麻醉的特點,而且治療時間短(通常2-6分鐘),對患者體質要求低,一些身患高血壓、糖尿病和一般基礎疾病的患者都能耐受。

鼻咽癌患者,常見的相關檢查有哪些呢?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鼻咽癌,不應該忌醫諱藥,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相關專科及時就診,發現的越早,治療的效果越好。目前鼻咽癌的主要檢查方法是CT檢查、MRI檢查,以及其他相關輔助檢查,具體如下:

飛利浦全數字磁共振成像系統Ingenia3.0T MRI

一、影像學檢查

CT檢查:CT掃描有較高的解析度,不僅能顯示鼻咽部表層結構的改變,還能顯示鼻咽癌向周圍結構及咽旁間隙浸潤的情況,對顱底骨質及向顱內侵犯情況亦顯示較清晰、準確。

核磁共振(MRI)檢查:MRI對軟組織的解析度比CT高,MRI檢查可以確定腫瘤的部位、範圍及對鄰近結構的侵犯情況,對放療後復發的鼻咽癌,MRI有獨到的作用。

二、輔助檢查

1、前鼻孔鏡檢查:主要用於發現鼻咽癌病人是否出現了病灶鄰近部位癌腫現象,發現鼻咽癌是否出現了癌腫轉移擴散現象;

2、鼻內鏡檢查和纖維鼻咽鏡檢查:有利於發現早期微小病變,有助於醫生對病情了解並且制定治療措施;

3、EB病毒血清學檢測:因為鼻咽癌發病與EB病毒感染存在很大聯繫,通過這種檢查再結合症狀判斷,就能夠很大程度上確診鼻咽癌。

在日常飲食中,患者應該如何調理呢?

王曉東主任介紹,發病部位在頭頸部的腫瘤,如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在接受放射治療後或多或少都會引起口腔黏膜和唾液腺損傷,造成唾液分泌減少及一些口腔問題,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的飲食,主要有以下三點:

1、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建議多選清涼甘潤、生津養陰食品,忌油膩及辛辣,儘量做得味美醇正,使患者易於接受。

2、飲食搭配要遵循「三高一低」的原則:所謂三高即指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如瘦肉、海產品、新鮮水果、蔬菜等;一低指的是低脂肪。

3.根據出現的反應進行食物調整:如白細胞下降後應注意吃一些動物肝臟、菠菜、豆製品等;如果患者因放療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予少量多餐,在總攝入量不減少的前提下,分多次進食。

專家特別提醒:定期複查很重要,患者一定要終身隨診,一般情況下在治療結束後1~3年內,每3個月複查1次,第4~5年內每4~5個月複查1次,最長不超過半年,5年後每年複診1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PHyGWwBmyVoG_1ZTQ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