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江」的血粑鴨子

2019-10-09     美象府

湘西的鳳凰古城是我心儀已久的地方,跨過虹橋,泛舟沱江,瞻仰了沈從文、熊希齡的故居和黃永玉的奪翠樓,聽過了苗家情歌和「草蠱婆」放蠱及巫師趕屍的嚇人故事,接下來的節目就是放開肚子享用苗家美食了。

鳳凰奪翠樓

鳳凰的小飯店是相同的格局,街面永遠是濡濕的,沿街攤開各種野味、鮮魚和菜蔬,門口懸幾掛烏黑油亮的臘肉。走進去就是廚房,廚師在灶頭前掄勺顛鍋。穿過廚房是餐廳,一直走到窗前,挑一張桌子坐下,外面就是沱江了。憑欄望,虹橋即在眼前。腳下呢,就是搖搖欲墜的吊腳樓。吊腳樓有些年頭了,窗框都斜向一邊,沒有一扇窗的折角成九十度。偏偏風情就在這裡,於是大碗倒酒,碰響後一口乾了。

小街上有一酒家,店招上寫著「潘長江酒店」。是潘長江在此開店?還是他投了一點私房錢在這裡生息?進去後才發現,原來老闆長了一張與潘長江「活脫似像」的臉,額前也抿緊了一縷頭髮,連聲音也拷版不走樣。一問才知道,老闆姓楊,附近村裡的農民,十多年前鳳凰開發旅遊業,他就撂下鋤頭開起了小飯館。前幾年央視推出一檔模仿秀節目,他仗著自己與潘長江酷似,壯膽趕到京城。「經過幾輪評選,剩下四個潘長江,四個趙本山,四個馮鞏,結果我演得最棒,得了第一名。節目播出後,我成了鳳凰的大名人。後來得到潘長江的許可,將飯店名也改了。平時我在飯店門口一戳,遊客爭著跟我拍照,拍了照你還好意思走嗎?」

我建議「大卡」的潘長江請「正卡」的潘長江來鳳凰作客。「請過,哪能不請,他一直沒空,大明星嘛。」

這天我們在「大卡」潘長江的推薦下點了幾道湘西名菜:血粑鴨、蒸臘肉、酸湯煮豆腐。

血粑鴨

血粑鴨的做法很特別,預先將浸泡過的糯米裝入盤子,宰一隻鴨子,將血放在盤子裡拌勻,稍擱一點鹽。等鴨血凝固後上籠蒸熟,冷卻後切成一指厚的小塊,用茶油炸至外脆里軟,這就是關鍵配料。再將鴨塊、豬肉塊與花椒、蒜頭、茶油一起炒香,加醬油與水大火煮半小時,抓兩把紅綠辣椒片,再往湯汁里埋入血粑,稍收汁後連鍋帶小爐子一起上桌,大紅大綠,嘟嘟作響,熱氣騰騰,與冰啤酒一起吃,特別爽。吃透鴨湯的血粑軟而不爛,彈牙有相當的力度,但又不粘牙。鮮中帶辣,吃著碗里,必定看著鍋里。什麼叫貪婪,看看吃血粑鴨的人就明白了。

蒸臘肉

臘肉也是好東西,「潘長江」拿著一對豬耳朵向我透露苗家的私房秘密:每年開春前做臘肉最好,先用粗鹽將豬肉抹遍,直到肉皮上的鹽粒掉不下來,一塊塊碼在缸里壓緊。一禮拜後出水了,取出,掛在一間不透風的房子裡,下面點燃鋸末,熏它十天半月,那些肉都成了包公臉。再掛在屋檐窗下等通風處,吃時取下割一塊,放一年也不會壞。

這天我們吃的炒臘肉果然不同凡響,切開的肉片邊緣是深褐色,中心的美艷不讓香奈爾五號唇膏,與野蔥頭、青蒜葉、紅辣椒一起炒,極香。

作者:沈嘉祿;編輯:徐無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GGgtG0BMH2_cNUgjmS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