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怎麼玩兒

2020-04-20     人民日報

在疫情等特殊時期,旅遊業生存之道需要更多探索,這既需要各級政府在制度等方面為旅遊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也需要景區經營者轉變思維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化危為機。

再有不到半個月,民眾即將迎來五一假期。預約、限流、AR測溫……多地景區出招嚴防「人從眾」。

假如沒這場突發疫情,面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各大景區都會以最大接待能力準備迎接遊客,很多遊客也會提前制定詳細的出遊計劃。如今受疫情影響,景區方面則要做好預約、限流等防疫工作,遊客安排出遊計劃時也可能面臨某些變數。

對景區而言,當前能否開放或如何開放,都要按照文旅部、衛健委13日印發的《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操作,如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

雖然這會影響景區服務和收入,但為了防疫大局不得不這麼做。不過雖說防疫限制了景區接客量,但如果景區經營者及時轉換腦筋,仍可以「戴著鐐銬跳舞」。

比如暫不開放的室內場所,可以通過「雲旅遊」另闢蹊徑。此前,全國幾十家博物館參與的「雲遊博物館」直播活動,網友反響熱烈,單日觀看量超過千萬。這既可以為景區積蓄遊客,也能通過直播帶貨增加收入,對景區當下及未來也有不少好處。

這段時間,國家博物館的萌熊、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妞等「代言人」,拉近了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博物館則順勢推出周邊文創產品,讓粉絲大呼過癮。可見,疫情可以阻止線下室內遊覽活動,但卻無法阻止文創產業創新發展。

也就是說,疫情期間只要景區經營創新活動不違反國家防疫規定,依然大有可為。這需要經營者轉換腦筋,既要善於挖掘景區的賣點,也要善於利用網際網路工具營銷。而景區室外區域是允許開放的,在做好防疫的同時如何創新服務,也值得思考。

景區經營,顯然舞台大有大的玩法,舞台小也有小的玩法,關鍵在於經營者怎麼玩兒——是按老套路玩兒還是因時因勢靈活變化。當然,從政府層面到專家學者,可以給予相應的鼓勵和引導,以便激活景區經營者的腦細胞,讓景區創造「新紅利」。

對遊客而言,在疫情背景下也不能「一根筋」,既不要恐懼疫情不敢出遊,也不能無所顧忌隨意遊玩。在這方面應該聽權威專家意見,李蘭娟院士表示,可以適當地到人員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張文宏教授則提醒遊客注意用餐風險。

另外,各地旅遊和防疫主管部門,在五一之前要做好景區景點防疫工作指導、檢查工作;假期期間要做好防疫監測、監督工作。不久前,安徽黃山景區「人從眾」現象引發輿論質疑,希望其他景區和遊客吸取教訓,不要因為玩兒給防疫添亂。

在疫情等特殊時期,旅遊業生存之道需要更多探索,這既需要各級政府在制度等方面為旅遊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如一些地方鼓勵「2.5天休假制」和連休有利於旅遊業,但要全面推進;也需要景區經營者轉變思維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化危為機。

(來源:春城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BQSunEBiuFnsJQVaP21.html












青春的逆行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