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清零行動」搭建群眾就業大舞台

2020-04-08     人民日報數字安徽

近日,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帶來的就業難度加大等制約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問題,泗縣積極實施就業扶貧「清零行動」,將「精準」二字貫穿於就業扶貧工作全過程。加快推進貧困勞動力外出返工務工步伐。通過推薦企業務工、支持自主創業、開發公益崗位等多種渠道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圍繞就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確保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充分就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奠定堅實基礎。

自3月初以來,該縣全面整合駐村工作隊、扶貧小組長、網格員等人員力量,對各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進行全面摸排,並根據貧困對象的年齡、健康狀況、學歷技能、職業特長建立台帳。精準滴灌,實行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制定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有針對性地分類指導幫扶,切實提升有就業意願和能力的貧困群眾就業成色。

本地企業吸納一批。對有技術、身體健康、需就近照顧家庭的青壯年勞動力,及時對接縣內、鎮內各類經營主體,進行「牽線拉媒」。本著自主自願的原則,將貧困勞力就業需求與企業用工需求進行雙向推薦,幫助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目前,全縣已為3000餘名貧困動力在縣城園區內巴路漫服裝廠、新林紡織廠、大唐電信等企業和居住地所在企業找到了就業的「婆家」。

勞務輸出轉移一批。將掌握技術且身體健康,能離開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作為勞務輸出的主力軍。各村充分挖掘本地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脈資源,讓他們用自身勤勞致富的活例子,通過現身說法和鄉鄰宣傳等方式,把勞務致富的觀念植入人心,改變群眾「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的老觀念,實現從「要我去打工」向「我要去打工」轉變。加強與發達地區用工單位的聯繫,邀請省內外用工企業來泗縣開展用工洽談和現場招聘會,激活勞務輸出工作,提高貧困群眾就業率。

返鄉創業帶動一批。將支持返鄉下鄉創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通過完善政策體系,搭建創業平台,強化創業服務,讓返鄉創業者不僅在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也為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注入新動能。認真落實省市縣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創業優惠政策,多渠道吸引本土人才,以承租村級扶貧工廠、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創辦各類農業經營實體等方式,帶動貧困人口就業。

自主創業扶持一批。對有自主創業優勢、需要照顧家庭的勞動力。通過金融扶持、減免稅收、提供信息、技術培訓等方式,大力支持貧困勞動力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發展特色種養、代加工、小商貿等方式的自主創業。目前,2020年第一批全縣特色種養獎補項目進行了申報,下一步將集中進行打卡發放。

公益崗位兜底一批。針對農村貧困人員缺乏一技之長,不能外出就業、就業困難等情況,進村入戶向貧困戶宣傳公益性崗位扶貧政策,積極探索公益性崗位+環境整治、公益性崗位+植樹造林、公益性崗位+社會治理等就業扶貧模式,大力開發保潔、保綠、巡邏、輔助管理等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和轉移服務就業崗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適合的公益性崗位。讓小崗位成為撬動增收的大舞台,解決部分貧困勞動力的就業難題。

技能培訓提升一批。「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為了進一步提高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創業能力,讓他們好就業、就好業,該縣組織社保、農經、婦聯、司法、市場監督等職能部門,充分挖掘本系統各類培訓資源,不定期開展各類就業技能、種養技術、法律知識、創業政策等方面的針對性培訓。對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貧困人員,提供全程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向企業、專業合作社優先推薦;對有自主創業需求的貧困人員,提供創業培訓、政策諮詢等創業服務;對文化水平較低、無職業技能的貧困人員,引導和鼓勵貧困參加特色小吃、月嫂、保潔、電焊等技能等培訓,提升貧困群眾的自我致富能力,真正能夠達到「學必會、會能做、做必成」的滿意效果。(單珊 蔣曄)

責任編輯:崔吉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9c4ZHEBiuFnsJQVXC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