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12系列測評:是時候重新認識性能旗艦了

2023-11-09   機智貓

原標題:​iQOO 12系列測評:是時候重新認識性能旗艦了

熟悉又陌生,這是我上手iQOO 12系列的第一感覺。

一方面,該系列依舊是一曲一直兩部手機,全系搭載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台和自研電競晶片Q1,繼續提升性能和遊戲體驗,這也是iQOO一直以來堅持的賽道。

另一方面,iQOO 12全系更新了影像系統,甚至標準版都上了大底主攝和潛望長焦,這樣的規格在主打性能和遊戲的手機上是比較少見的。

與其說iQOO 12系列是性能旗艦,不如說它更像是一款披著性能外衣的全能旗艦,能匹配不同消費者在全場景的需求,特別是影像,可以說是iQOO有史以來最強的一次升級。

你相信這是iQOO手機拍出來的照片?

iQOO 12系列影像上的進化上首先體現在硬體規格上,從左到右分別是主攝、超廣角,以及重新回歸的潛望長焦,具體參數如下:

·主攝5000萬像素,新OV50H傳感器,23mm焦段,1/1.3英寸大底,F1.68光圈;

·超廣角5000萬像素,三星JN1傳感器,15mm焦段,1/2.76英寸底,F2.0光圈;

·潛望長焦6400萬像素,OV64B傳感器,70mm焦段,1/2英寸底,F2.57光圈,支持長焦微距。

3倍

潛望長焦加入後,iQOO 12系列的攝像頭和焦段搭配非常均衡,實現了全焦段覆蓋。在iQOO 12 Pro拍攝的樣張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由潛望長焦拍攝的,且調用積極,目前還未發生因外部光線不足而轉為主攝裁切的情況。它在任何場景下的畫質表現都可圈可點,甚至不亞於一些影像旗艦。

3倍

10倍

iQOO 12 Pro支持3X光學變焦,配合大底高像素,10X混合變焦也能有很好的畫質,清晰度、色彩、曝光、細節控制都相當到位。

這兩個檔位也是默認變焦倍數,能讓用戶在第一時間感受該機長焦的優秀表現。但從實用角度出發,建議在這兩個變焦倍數之間,加一個5X或6X變焦來銜接,畢竟這部手機的5X變焦畫質也很好。

3倍長焦微距

在功能性上,iQOO 12 Pro的潛望長焦支持微距,並做成開關放在取景器頂部而非自動激活。我很認同這種做法,如果是自動激活,哪怕你只是離拍攝物體近了一點,都可能自己跳出來。

iQOO 12 Pro的長焦微距加了比較明顯的虛化算法,能很好地突出拍攝的主體,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微距,倒不如說是人像。

除了潛望長焦,另一大升級在主攝。隨著底面積擴大到1/1.3英寸,進光量和色彩還原能力大幅提升,主攝畫質較前幾代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

iQOO 12 Pro

1英寸手機

對比1英寸手機,iQOO 12 Pro的算法痕跡相對明顯,暗部清晰度和細節仍有差距。但不放大看,兩者更多的還是影調之間的差別。

超廣角使用的還是5000萬像素的JN1傳感器,支持自動對焦,儘管硬體與上代相同,但因為算法升級,以及全新的色彩模式和風格濾鏡,能拍出比上代更好看的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iQOO 12 Pro的哪顆鏡頭,拍攝後都有個提亮過程,這點在夜景中尤為明顯,即便手動將曝光補償拉到最低,它也能將亮度拉到一個較為明亮的水平。

如果想拍攝明暗對比極為強烈的照片,更推薦使用專業模式拍攝。這樣的功能設定,我理解為iQOO對普通用戶和發燒友的區分,讓大家都能拍出符合自己喜好的照片。

除了影像本身,iQOO 12 Pro還有一個很好玩的點,就是它的相機水印,基本都能自定義,更換圖標、字體、裝飾點綴等。

甚至可以把頭像或是其他相機的logo,比如徠卡、哈蘇、蔡司等換到水印里,只要你會模擬其他相機的影像風格,買這一部手機四捨五入相當於買了數部影像旗艦。雖然看起來很整蠱,但確實是可玩性很高的功能。

得益於影像配置和算法升級,iQOO 12 Pro的影像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畫面質感的呈現。比如粗糙的木頭、反光的牆面,都能拍出自然真實的效果,這是iQOO 12 Pro的照片觀感會明顯好於iQOO 11系列的重要原因。

再加上鮮明、質感、自然和「效果大師」的存在,我認為它的影像適配人群非常廣,尤其適合喜歡觀感明亮,色彩明快的用戶。

儘管影像部分我是以iQOO 12 Pro在做測試,但iQOO 12的影像配置和算法和它大體相同,區別在於Pro版本算法痕跡略少,觀感更自然。

2K原神,啟動!

回到老本行,iQOO 12系列的性能依然很強,全系搭載第三代驍龍8,兩者的體驗基本一致。

以iQOO 12為例,室溫跑分穩定在215萬左右,高於我們之前測試的小米14系列。在其他基準測試中,它也保持著較高水平,具體成績如下:

特別是3D Mark極限壓力測試,iQOO 12性能釋放激進,最佳循環分數達到了5205分,基本已經是第三代驍龍8超頻的分數了。作為對比,搭載第二代驍龍8的紅魔8 Pro+分數在3800分左右。

基準性能優秀是一回事,實際體驗又是一回事。儘管遊戲超分超幀是iQOO 12系列的核心賣點之一,但在體驗之前,要先測試不開啟輔助功能的遊戲水平。

iQOO 12連續運行原神38分鐘,810P畫質,平均幀數59.6幀,幀數曲線總體平穩,很少出現卡頓,遊戲體驗流暢,平均功耗僅5.8W。

相當於iQOO 12用上代差不多的功耗,跑出了更高的幀數。第三代驍龍8和自研電競晶片Q1也為iQOO 12的遊戲體驗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比如1.5K原神。

在遊戲側邊欄打開遊戲超分,調到最高畫質,可以達到1260P的超高畫質。值得注意的是,這可不是什麼銳化濾鏡,iQOO 12可是實打實提升了遊戲畫面的解析度。

從左到右:1260P、900P、810P

上圖從左到右分別是超分後的1260P、900P,以及原生的810P畫面,可以看到遊戲畫質有肉眼可見的提升,同時遊戲內截圖所占空間一樣有明顯增加,說明手機是真的在渲染一個高畫質的畫面。

另外,iQOO 12最高能到1260P原神,是因為它的螢幕解析度是2800 x 1260,而iQOO 12 Pro是2K屏,最高能渲染出2K原神,可見這顆自研電競晶片Q1確實具有相當的算力。

超分到最高畫質後,iQOO 12的原神幀數被鎖定36幀,但可以通過插幀達到最高72幀,iQOO 12 Pro則是鎖定在30幀,插幀最高60幀。

iQOO 12的插幀不是通過SoC渲染,插幀後的幀數無法被捕獲,連續運行30分鐘,平均幀數35.6幀,相當於插幀後幀數有71.2幀,平均功耗6W,與未開啟超分超幀時的功耗基本一致。2K原神同時長功耗會高一點,有6.4W。

除了原神,目前已經有多款遊戲適配了超分超幀功能,包括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手游、穿越火線、崩壞3、第五人格等35款遊戲。

在王者榮耀不開啟超分超幀的前提下,iQOO 12平均幀數120幀,功耗僅3.4W,未來隨著旗艦平台能效越來越高,這類遊戲的功耗有可能會更低。

對於超分超幀,從遊戲體驗的角度出發,iQOO 12系列開啟高畫質即可。這個選項已經兼顧高畫質和不錯的原生幀數,比如原神就不會限制在30幀,而是保持原生60幀,開啟超幀能達到144幀,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檔畫質選擇。

左:iQOO 12 Pro 右:iQOO 12

在其他硬體配置上,iQOO 12系列也大體相同,都配有雙揚聲器、NFC、紅外遙控、大尺寸線性馬達,且都做了遊戲震動適配。

區別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上,像電池和充電,iQOO 12是5000mAh電池和120W有線快充,Pro是5100mAh電池,支持 120W 快充,50W 無線快充,10W 無線反向充電;還有指紋,前者是屏下光學指紋,後者是3D超聲波單點指紋;再比如防塵防水,前者是IP64,後者是IP68。

iQOO 12 Pro支持更多的網絡頻段,iQOO 12則有更大的散熱面積,適合長時間遊戲。從這點可以看出,官方對這兩款手機還是有所區分的。

一曲一直很好選

這種區分也有體現在外觀上。首先是iQOO 12,這是一款非常標準的直屏旗艦,6.78英寸的純平直屏加上窄邊框,在點亮螢幕的瞬間頗為震撼。

左:iQOO 12 Pro 右:iQOO 12

我上手後感覺iQOO 12給人一種「生人勿近」的感覺,後來經過對比發現,是四個R角的曲率小了,使得線條過於硬朗。iQOO 12 Pro也有類似問題,同時寬度相比標準版有所收窄,讓橫屏狀態下的上下顯示空間沒有標準版富餘。

左:iQOO 12 右:iQOO 12 Pro

iQOO 12 Pro首發三星E7基材螢幕,6.78英寸曲面屏,3200 x 1440解析度,144Hz刷新率,局部峰值亮度同樣可以達到3000nit,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

左:iQOO 12 Pro 右:iQOO 12

iQOO 12尺寸和刷新率與Pro相同,解析度2800 x 1260解析度,144Hz刷新率,最高2160Hz高頻PWM調光。

iQOO 12標準版是直屏搭配直角邊框,再用弧面背板提升手感。Pro版本是曲面屏加曲面背板,選用弧面中框且突出部分很小,摸起來相當順滑,體現出了一部曲面屏手機該有的質感。

左:iQOO 12 Pro 右:iQOO 12

它沒有一股腦地套用直角中框,避免破壞手機的一體性。鏡組凸起部分,iQOO用弧面銜接鏡組,金屬圈提升層次感,這也是整部手機看起來精緻的原因之一。

直角中框是目前智慧型手機的潮流之一,但不適合所有的手機,生搬硬套反而有可能影響手機本身的質感。

iQOO 12系列有傳奇版、賽道版、燃途三種配色,分別對白、黑、紅。

我建議優先選擇白色,傳奇版以白色為主,三色紋則以點綴的形式出現,玻璃材質也不用擔心發黃的問題,而且白色由於自身特性,即便沾上指紋也不明顯。

iQOO 12系列的配置基本相同,選擇哪款完全可以取決於個人對直屏和曲面屏的喜好。

即便從應用場景出發也是如此,喜歡玩遊戲選標準版;注重影像則優先選Pro,畫質更好,算法痕跡更少,效果更自然。同時它的配重比做得更好,比標準版重7g的前提下,卻能提供更輕薄的手感。

它們兩個就像89分和90分的手機,可能花相當預算,也不會獲得足以寫在紙面上的感知差異,但對於影像,你需要的就是這1分,去拍出100分的照片。

綜上所述,iQOO 12系列有設計、性能、影像,完善的外圍配置,是一部用全能定義的性能旗艦。

儘管依舊以性能和遊戲作為主要賣點,但整部手機已經向著全能旗艦的方向靠攏。以前說起一部沒有短板的手機,你或許不會第一時間想到iQOO,而現在,我們應該對它有個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