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友們養盆栽植物常見的黃葉原因都在這裡了,趕緊糾正一下

2022-10-15     養花交流

原標題:花友們養盆栽植物常見的黃葉原因都在這裡了,趕緊糾正一下

室內養盆栽花卉,學會正確澆水,養在合適的位置,了解植物的生長溫度,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偶爾補充薄肥,做好這幾點,植物基本就只有老葉正常老化,就再難找出其他黃葉了。

1、水多或盆土排水不佳

水多就是澆水太頻繁,或盆土保水能力太強,環境通風不佳,缺乏光照,導致盆土中的水分散不了,都會導致植物黃葉,底部的根系可能已經開始腐爛了。

若是盆土一直幹不了,還不斷有新葉的葉子發黃,那一定要小心了,植物的根系有可能都爛掉。發現盆土持續潮濕,就要儘快晾乾盆土,將植物搬到通風透光的地方,可以在盆土中戳孔,可以給盆土澆灌一次惡霉靈溶液。

比如室內常見的發財樹葉子不斷發黃脫落,就要檢查根莖底部是否發軟,用力捏一下主幹,若是發軟,那基本根系早就爛掉了,這種就很難救活的。

若是植物開始大面積黃葉,就先檢查盆土乾濕,可以略微撥開土壤,或用竹籤插入土壤中,檢查土壤下是否也很乾。

2、有黴菌

如果土壤下一直很潮濕,環境通風不佳,或者是缺乏光照,都會導致土壤下滋生黴菌,甚至會滋生其他病菌,導致植物的根系腐爛。

若是植物不斷黃葉,養護的環境缺乏光照,通風不好,這樣的盆栽就可以脫盆檢查,底部的根系是否有發霉的情況。

土壤發霉了,若是情況不嚴重,曬曬太陽基本就可以了。若是黴菌滋生特別厲害,就需要換盆換土,若是不適宜換盆,則澆灌多菌靈或其他殺菌溶液,逐漸過渡到有較多陽光的位置,這樣就可以減少滋生其他病害的風險,讓植物長新的根系,恢復正常生長。

3、沒適應新盆土

這種情況極其常見,很多花友就喜歡給植物換盆,特別是從花市或網上買回來的盆栽,看到原來的塑料盆不好看,就馬上換到透氣不好,排水孔小,又特別大的陶瓷盆或其他上釉的盆里。

植物剛買回家需要原盆養護一段時間,最好是緩苗5~7天,狀態好了才考慮是否要換盆,若是在花期,就更建議在花後換盆,否則會導致花苞掉落。可以先將植物養在通風遮陰處,盆土摸起來特別乾了,再澆透水。不要讓葉子經常殘留水分。還要注意提前噴一次殺菌藥或殺蟲劑,避免病蟲害滋生。

4、空氣乾燥

大部分都是在室內養花,到了秋冬季節,室內空氣變得乾燥,植物的狀態也會變差,若是光照適宜,水分管理得當,植物還容易出現黃葉,就要檢查空氣濕度,若是空氣濕度長期低於40%以下,很多熱帶的觀葉植物就容易黃葉,特別是葉尖乾枯。

包括常見的散尾葵、蔓綠絨、花燭、紅掌和常青藤等植物,若是環境通風不佳,加上空氣乾燥,還有滋生紅蜘蛛的風險,注意在旁邊開加濕器,或多噴霧狀水,在植物的旁邊放一盆清水。

5、盆土偏鹼或缺肥

盆土偏鹼導致植物葉黃也是極其常見的,特別是養熱帶或亞熱帶的植物,包括常見的梔子花、茶花、杜鵑花或茉莉花等,它們都是喜歡微酸性土壤,如果長期直接用自來水澆,就容易導致盆土偏鹼。

包括夏秋季節的繡球花,若是葉子發黃,葉脈翠綠,但葉面整體發黃,這種基本就是缺乏鐵元素,土壤偏鹼。需要改善盆土酸性,可以先補充氮肥,再補充酸性肥。

土壤偏鹼,植物缺乏鐵元素,就會導致植物的嫩葉發黃,但葉脈還是翠綠的。

植物缺乏其他的營養元素,也會導致植物葉黃,注意定期給植物補充養分,包括氮肥,和其他的中微酸性元素,比如在植物長新葉新芽的階段,可以每隔一兩周補充一次花多多1號或美樂棵水溶肥。

6、感染病蟲害

無論是封閉式的陽台內,還是在露台、戶外養花,都有感染病蟲害的風險。就比如在空氣特別乾燥,環境通風不佳的環境下,大部分植物就容易感染紅蜘蛛,葉子背面會有黃色的小點,葉片變得粗糙,嚴重時甚至會有小蜘蛛網,植物葉子會慢慢瘦弱發黃。

上面是感染紅蜘蛛的植物

植物若是感染葉斑病,葉子也容易發黃,葉面上會有一些不規則的斑點或板塊,並且還會不斷擴散,這個時候要及時清理黃葉病葉,清除土面上的落葉,及時噴強效殺菌藥,比如使用常見的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89f9fa3d65cef3f4a046f2a87831e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