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今天教師節,祝福老師們節日快樂!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人。這個人,應該是追求真理,擁有真性情、真情懷的人。為大家分享10位老師的10部書,一起收藏閱讀吧!
TEACHER
1.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
一紙風行海內,觀聽為之一聳!
——嚴復
未完成卻影響深遠的名著
講演出來的一本書
看書如同在聽其講學
一本書讀懂300年學術史
晚明的20多年,清代,民國12年,是為300年。
本書原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間,梁啟超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後共分十六講。中國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藏有題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清華學校講義」一冊,現存第一至十二講(第十二講未完)內容,經過與當時聽講者回憶的對照,應即為梁啟超在清華學校的講義原本。
2.王國維:《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
本書收錄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即《紅樓夢評論》《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並附錄其他文章14篇。
《紅樓夢評論》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述,將西方的哲學理論與中國的文學作品結合起來,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又顯露出作者獨特的學術個性。
《人間詞話》代表著王國維在詞學研究的學術成就,也是中國現代詞學的奠基之作,已成為詞學研究的經典之作和必讀書目。
《宋元戲曲考》則代表了王國維戲曲研究的最高成就。在該書中,王國維對戲曲從萌芽到宋元時期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梳理,對後世戲曲及文學藝術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3.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傅斯年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總共著作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
——梁啟超
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代表作
了解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的必讀書
也是初學讀史者的入門書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諸方面分析構成隋唐制度的歷史因素,上溯漢魏南北朝、推綱挈領地說明中古歷史衍化變遷的脈絡。《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對唐代政治史作了極為精闢的論述。中國中古史研究的傳世傑作
4.趙元任:《現代吳語的研究》
趙元任可以稱為中國第一代語言學家,我學語言學是跟他學的,我後來到法國去,也是受他的影響.
——王力
一是他以現代的語言作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給中國語言學研究開闢了一條新路;二是他給中國語言學的研究事業培養了一支龐大的隊伍。
——呂叔湘
中國首部用現代語言學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
趙元任主持的吳語方言調查是中國現代方言調查的開先河者,其草創之艱難不僅體現為交通、器械等條件之匱乏,更暗藏著社會環境之困難。本書分為吳音和吳語兩部分,此書體例完整,脈絡清晰,論述有理有據,簡明有序,其中包含大量的調查表格,包含極其豐富的第一手材料。
5.錢穆:《國史大綱》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中華民族到了存亡危難之際。
國土淪喪,生靈塗炭,一時間,對國家命運、民族未來、文化前途的悲觀情緒瀰漫開來。當此時刻,中國的前途何在?中國文化的命運走向哪裡?中國還能否取得勝利?
全面抗戰爆發後,錢穆隨北大南遷昆明西南聯大,繼續從事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教學、研究工作。
1940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
開篇扉頁上,他寫下,「本書謹奉獻於前線抗戰為國犧牲之百萬將士!」
《國史大綱》中處處可見作者憂患之情,對學生積極抗戰、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積極作用。有人整本抄錄,抄著抄著就泣不成聲。時評人寫道,這本教材使懦夫有立志, 病夫有生氣,讀之無不熱血沸騰。
6.余光中 編著《余光中的英文課》
余光中親編英文課本重磅出版
一代中文大師的英文博雅讀本
1973年,余光中四十五歲,正處於創造力的巔峰期。
他將自己深厚的文學積澱、對時代風氣的體悟、對世界前沿的認識、對大學教育的期許,對生活的廣闊理解,全部落實於具體的選篇之中。
三十三篇課文,以內容而言,有詩,有散文,有文學和藝術的論述,也有教育、哲學、歷史、生理、太空、宗教與科學等等的文章。
至於作者的陣容,從蕭伯納到弗羅斯特,從濟慈到希區考克,從愛因斯坦到畢卡索,更是多彩多姿,並不限於英美的大師。
7.溫儒敏:《溫儒敏談讀書》
通識教育最重要的還是讀書,是引導學生接觸人類文化經典。 不要搞知識 「拼盤」,要讀一些相對公認的基本的書,而且要通讀。
無論是網絡閱讀,還是紙質書閱讀, 首先都要重視安排經典閱讀。經典是經過歷史篩選沉澱下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年輕時多讀一些經典,可以為精神成長打底子。
或許,現在的青年人接觸經典會有隔膜,包括語言形式上的隔膜,這是很自然的。 閱讀經典需要沉得下心來,需要「磨性子」,這也是「養性」,是涵養的過程。
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儘可能調動自己的感覺與靈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奧,高雅的興趣就會慢慢培養出來。
8.陳平原:《讀書是件好玩的事(增訂版)》
陳平原:讀書是件好玩的事,但也很艱難
陳平原的4本好書
陳平原:有聲的中國
面對此新時期的「讀書無用論」,當老師的你不能不回應。
在我看來,當下中國要講「閱讀的敵人」,首推過分「功利化」。
不管你喜歡讀哪方面的書,只要能讀出樂趣來,就是好事。在我看來,讀書講趣味,比講方法、講宗旨,要重要得多。
——陳平原
討讀書的感覺,到底是美好、痛苦、嚴肅、快樂,還是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
讀書很快樂,但讀書也很艱難,凡只說一面的,都是騙人。正因為讀書「苦樂相生」,既有挑戰性,又不是高不可攀——不像造太空梭或飛往火星那麼難,普通人只要願意,都能實現,所以,我才說讀書「真好玩」。
9.葛兆光:「葛兆光講義系列」:《亞洲史的研究方法》《學術史講義》《古代中國文化講義》《中國經典十種》
葛兆光:給大學生常識;給碩士生方法;給博士生視野
葛兆光:這十種中國經典,揭示了中國思想、文化與歷史的特徵
學術史研究的意義,既不是「懷舊」(批判現實),也不是「表彰」(見賢思齊) ,而在於知道「一代有一代的問題和方法」。
研究學術史,最終目的是懂得如何做學術,不是僅僅把學術的歷史說一遍。
如果通過學術史, 你學會如何做學問,那也是得到了「指頭」。
「葛兆光講義系列」為葛兆光先生從教以來給學生們開授多門課程的講義結集,均歷其十多年之反覆修訂,其中既有關於古代中國文化的地圖、古代中國的經典,徵引廣博,不同於掇拾浮華;亦有關於學術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於後學。此系列可為讀者之鎖鑰, 使其在習得傳統文化知識時,亦可一窺學術研究之門徑。
10.陳嘉映:《陳嘉映著譯作品集》(全18卷)
如何讀懂《存在與時間》?陳嘉映帶你讀
重磅首發!陳嘉映著譯作品集全18卷出齊
出現在《羅剎海市》的維根斯坦是誰?陳嘉映:他達到了其他哲學家難以企及的深度
我所寫所譯,大一半可歸入「哲學」名下。希臘人名之為philosophia者,其精神不僅落在哲人們的著述之中,西方的科學、文學、藝術、法律、社會變革、政治制度,無不與哲學相聯。所有這些,百數十年來,從科學到法律,都已融入中國的現實,但我們對名之為philosophia者仍然頗多隔膜。這套著譯集,寫作也罷,翻譯也罷,不妨視作消減隔膜的努力,嘗試在概念層面上用現代漢語來運思。所憾者,成就不彰;所幸者,始終有同好樂於分享。
——陳嘉映
書目:
第1卷 海德格爾哲學概論
第2卷 《存在與時間》述略
第3卷 簡明語言哲學
第4卷 哲學·科學·常識
第5卷 說理
第6卷 何為良好生活:行之於途而應於心
第7卷 少年行
第8卷 思遠道
第9卷 語言深處
第10卷 行止於象之間
第11卷 個殊者相應和
第12卷 窮於為薪
第13卷 存在與時間
第14卷 哲學研究
第15卷 維根斯坦選讀
第16卷 哲學中的語言學
第17卷 感覺與可感物
第18卷 倫理學與哲學的限度
每日一書
《萬有文庫珍本》
每日一詞
《新華成語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