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語錄(精神盛宴)

2023-04-05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作家語錄(精神盛宴)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北島《青燈》

人,人生,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所以需要與人交往,以求互相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嗎?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尋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勞的。與其勉強通過交往來消滅孤獨,化解無奈,莫如退回來把玩孤獨,把玩無奈。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懷疑一切,青年人什麼都懂。

——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

太敏感的人會體諒到他人的痛苦,自然就無法輕易做到坦率。所謂的坦率,其實就是暴力。

——太宰治《候鳥》

有人尖刻地嘲諷你,你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無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馬上輕蔑地鄙視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馬上加倍證明你更厲害。有人對你冷漠,你馬上對他冷淡疏遠。看,你討厭的那些人,輕易就把你變成你自己最討厭的那種樣子。這才是「敵人」對你最大的傷害。

——扎西拉姆·多多《喃喃》

每個人的眼淚不一樣,但想哭的念頭是一樣的。

——畢飛宇《推拿》

我裝做老成,人人就傳言我老成。我假裝是個懶漢,人人就謠傳我是懶惰蟲。我假裝不會寫小說,人們就說我不會寫。我偽裝成騙子,人們就說我是個騙子。我充闊,人人以為我是闊佬。我故作冷淡,人人就說我是個無情的傢伙。然而,當我真的痛苦萬分,不由得呻吟時,人人卻在認為我無病呻吟。

——太宰治《斜陽》

一個人如果沒有許許多多工作需要完成,就無法徹底享受懶散度日的樂趣。而一個人無事可做的時候,無所事事也失去了它原有的樂趣。於是浪費時間僅僅變成了一項任務,還是最勞心費神的任務。懶散度日的感覺就像吻一樣,只有偷來的才甜美。

——傑羅姆·K ·傑羅姆《懶人閒思錄》

自然本身說到底就是沉默的,喧囂和噪音最後還得歸還於沉默;喧囂打擾了事物的本質,而沉默使人回歸自己。只有在沉默之中人才可以跟自己交談,才能思考自身存在、世界以及創造的意義。

——張棗《張棗隨筆選》

人不是別的,只是他自己所造就的東西,這就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

——薩特《存在與虛無》

我們來自同一個深淵,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試圖躍出深淵。我們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讀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赫爾曼·黑塞《德米安》

這世界本就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真正叫你醍醐灌頂的,只能是一段經歷。而那句話,只是火藥倉庫內劃燃的一根火柴。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歌德《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

人類終於獲知,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從而放棄了主觀專斷地觀察事物,全然不顧自己所處的位置而去衡量時間空間的做法。同樣,人類只有超脫出自我,實現人與人之間真正的對話:每一個人都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才能促使精神境界不斷升華。

——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憶錄》

有一種極其常見、極其普遍的宿命論點,認為每個人都有一成不變的本性,有的善良,有的兇惡,有的聰明,有的愚蠢,有的熱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實,人往往不是這樣的。我們說一個人,可以說他善良的時候多於兇惡的時候,聰明的時候多於愚蠢的時候,熱情的時候多於冷漠的時候,或者正好相反。如果我們說一個人是善良的或者聰明的,說另一個人是兇惡的或者是愚蠢的,那就不對了。然而我們總是這樣把人分類,這是不合實情的。人好比河流,所有河裡的水都一樣,到處的水都一樣,可是每一條河裡的水都是有點地方狹窄,有的地方寬闊,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渾濁,有的地方清涼,有的地方溫暖。人也是這樣。

——托爾斯泰《復活》

憂鬱是因為自己無能,煩惱是由於慾望得不到滿足,暴躁是一種虛怯的表現。

——大仲馬《三個火槍手》

天空和太陽一直都在,只有雲來了又去。別再執著於自己,看看你周圍的世界。

——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

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羅曼·羅蘭《忙碌與進取》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在閱讀時,每個人都能輕而易舉地接納多重世界。書本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紛繁雜蕪,層層堆積。書本並非逃避,它們本身就是一個出口。

——珍妮特·溫特森《重量》

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

有時候太過小心與太過粗心一樣危險。簡單永遠是最佳方案,這跟儘可能說實話是一個道理,因為實話遠遠比謊言要容易記住。

——格雷厄姆·格林《人性的因素》

我們生命中的每位過客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會留下自己的一些印記,也會帶走我們的部分氣息。有人會帶走很多,也有人什麼也不留下。這恰好證明,兩個靈魂不會偶然相遇。

——博爾赫斯《朋友之樹》

舌頭由於說話太多而生鏽,眼睛由於夢想太少而生鏽。

——阿多尼斯《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最令我傷心的不是你鬆開了握著我的手,而是我感覺到自己的手在你手中並不舒服,即便你不鬆開,我也會鬆開。

——[ ] 安德烈·紀德《窄門》

生命的悲劇,不在於美麗的事物過早衰亡,而在於它們變得蒼老和鄙俗。

——[ ] 雷蒙德·錢德勒《漫長的告別》

你怎樣信仰,就怎樣生活。

——[ 丹麥] 克爾凱郭爾《非此即彼》

真正的膽大,其實也不是殺人不眨眼,其實也不是視死如歸,其實也不是盜竊國庫時面不改色心不跳,而是一種堅持獨立思考、不隨大流、不被輿論左右、敢於在良心的指引下說話、做事的精神。

——莫言《尋找靈感》

一件作品必須是某種道德的汗水,必須是比任何一種體力訓練更需要信念支撐的靈魂訓練,不能過於淺顯(因為特別的道德所產生的作品,沒有道德或是遵循規則的人是看不見的),不能急於說服,不然就只是個裝飾品,純粹的幻想。這種作品受人喜愛,因數觀者在聆聽作者時不需要卸下自己的人格。評論者或觀評者輕易地就能解讀這些作品,在裡面找到自己。然而,美是無法像這樣輕易就瞧見的。

——讓·科克托《陌生人日記》

您對別人的自尊心可以掄起斧子去砍,別人用針戳您一下,您就叫起來了。

——[ ]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

孤獨和寂寞不同,寂寞會發慌,而孤獨是飽滿的。

——蔣勛《孤獨六講》

世界上最厲害的本領是什麼?是以愉悅的心情老去,是在想工作的時候能選擇休息,是在想說話的時候保持沉默,是在失望的時候又燃起希望,順從且平靜地,背負起自己的十字架。

——[ ] 夏目漱石《使者》

人是社會性生物,因此才會有想要被他人接受的強烈願望。當這種願望被破壞時,人便會感受到被社會傷害的痛苦。自己成了被他人排斥的人,人類對於這一點極度敏感。一旦成為被他人排斥的人,人類大腦中的痛覺中樞便開始活躍,而這種痛苦程度完全不亞於肉體的痛苦。

——[ ] 理察·懷斯曼《怪誕心理學》

偉大的作品都是徹底個人化的。因為人只能在真正個人化的寫作中達到自由。不在寫作的瞬間拋開一切物質的累贅,不同物質劃清界線,靈感就無法起飛。而這種活動力圖達到的就是個人的人格獨立。

——殘雪《我心目中的偉大作品》

不要將民族主義同愛國主義混為一談。前者目光短淺而且排他,是暴力的種子;而後者卻是一種健康的、慷慨的情感,是我們對故土的熱愛。

——[西班牙]略薩《閱讀頌,虛構頌》

蘇格拉底說,愛就是對善良的追求,但是善良罕見,因此愛情少有。它出現的機率只有千分之一,而這千分之一,常常出人意料。難怪他和其他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無法交流。

——[ ] 瑪麗·麥卡錫《她們》

喜歡句子,就能成為一個作家。

——[ ] 安妮·迪拉德《寫作生涯》

我想讓讀者感受到的驚人之處,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發生的方式。

愛麗絲·門羅《巴黎評論——虛構的藝術》

大多數人都是別人的人。他們的思想是別人的想法,他們的生活是對別人的模仿,他們的激情是拾人牙慧的情感。

——[ ] 王爾德《自深深處》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