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名醫 | 支修益:肺癌患者需做骨轉移評估篩查

2024-05-10     搜狐健康

原標題:搜狐名醫 | 支修益:肺癌患者需做骨轉移評估篩查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骨骼是肺癌細胞轉移高發部位。數據表明,肺癌患者出現骨轉移的平均時間為9個月,約2/3在肺癌診斷時即已發生轉移。因此,有效防治骨轉移,是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改善長期生存質量的關鍵一環。

近期的《中國肺癌骨轉移臨床診療指南(2024版)》(以下簡稱,指南)發布會上,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肺癌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副理事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教授介紹,隨著肺癌診斷及治療技術的持續進展,肺癌患者甚至是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不斷獲得突破。然而,肺癌的骨轉移導致的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經壓迫、鈣鹽和磷酸鹽平衡紊亂等一系列骨相關事件,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痛苦。

有數據表明,20%—30%的晚期肺癌骨轉移患者確診時已發生上述骨相關事件,如不積極治療,患者中位生存時間僅為10個月。

因此,在肺癌確診的同時,醫生應密切留意肺癌骨轉移,推薦對肺癌高危骨轉移人群進行常規篩查;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同時,規範使用骨改良藥物,以積極應對骨相關事件的發生髮展。

指南指出,對於確診肺癌患者且有骨轉移高危因素,初篩應首選放射性核素骨顯像(bonescintigraphy,BS),特別是有骨轉移的高危人群(如骨痛、高鈣血症、高鹼性磷酸酶、脊髓壓迫症狀等)。對於初篩BS陽性的肺癌患者,有必要通過CT、磁共振成像(MRI)、PET-CT或骨活檢評估進一步轉移病灶,明確診斷。

確診後,肺癌骨轉移的防治目標為症狀緩解、預防或延緩骨相關事件,最終延長生存期並提高生活質量,必要時還應進行心理干預。肺癌骨轉移的治療推薦多學科診療制定個體化方案,推薦以肺癌的全身治療為主,同時聯合雙膦酸鹽和 RANKL抑制劑等骨改良藥物,預防和延緩骨相關事件的發生。對症止痛治療可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此外,包括手術和放療在內的局部治療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轉移相關症狀。

支修益強調,肺癌作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其骨轉移問題一直是臨床治療的難點。隨著醫學的進步,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技術的發展,肺癌骨轉移的治療取得了顯著進展。該指南在循證醫學基礎上,結合我國臨床實際和患者需求,全面更新了肺癌骨轉移的診療策略。希望通過指南的發布,能夠推動肺癌骨轉移領域的臨床研究,提高肺癌骨轉移的診療效果,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7b05f8ee176a18dcd94d5678170a9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