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頻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琪
心肺復甦、海姆立克法……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學會了急救知識,屢屢救人於危急時刻。
今年以來,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也逐漸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熱詞」,與死神賽跑,挽回生命,多次被媒體報道,也被公眾視為公共場所標配的「救命神器」。
記者從長沙市120急救中心了解到,目前該市在公共場所配備了920餘台AED ,接下來還會繼續配置。同時,已經有多名市民因為這個「神器」,贏得了「生命時間」。
(長沙市120急救中心配備在公共場所的AED。)
【案例一】
68歲老人地鐵站突發心跳驟停,AED及時施救贏得「生命時間」
12月15日,68歲的長沙市民劉棟民(化名)在長沙市八醫院星沙院區經過救治,病情趨於穩定。
5天前在地鐵3號線星沙站,劉棟民突發心跳驟停暈倒在地,幸虧遇到長沙市120急救中心調度員瞿貽心,與地鐵工作人員一起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開展施救,為老人贏得了「生機」。
記者了解到,12月10日8時32分,瞿貽心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途經地鐵3號線星沙站時,她突然聽到人群中一位民警邊跑邊大聲呼喊:「有人暈倒了!」
開始與死神賽跑!作為長沙市120急救中心的調度員,出於職業本能,瞿貽心立即奔跑著前去查看情況。趕到現場後,瞿貽心發現一位老年男性正趴在地上。
「我上前查看生命體徵時,老人頸動脈已經摸不到了,而且嘴角有口水及分泌物。因此我初步判定,他是呼吸心跳驟停。」瞿貽心表示, 這時焦急陪在一旁的患者家屬告訴她,劉棟民有心臟病史,剛剛上完廁所後突然暈倒了。
確定是心跳驟停。「我去取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一名地鐵工作人員見狀,立即取來地鐵站配置的AED 。
瞿貽心和民警、地鐵站值班人員分工合作,為劉棟民進行心肺復甦,並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將AED的兩個電極片貼在他的身體上後,我們一直堅持心肺復甦,一個人胸外按壓,一個人進行人工呼吸。」瞿貽心回憶,現場地鐵站工作人員都參加過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家一起為劉棟民開展心肺復甦。
「先後兩次使用AED進行電擊除顫。」
8時41分,救護車趕到了。「急救醫生趕到現場後,再次使用AED進行了兩次電擊除顫,並持續進行心肺復甦。患者在救護車轉運途中終於恢復生命體徵,後被就近送往長沙市八醫院。」瞿貽心告訴記者。
「這個患者比較幸運,暈倒在人多的地鐵站,而且我們第一時間取到了AED,專業又及時地施救。」談及自己救人的過程,瞿貽心表示,劉棟民目前恢復良好,除了大家的及時救治,還要得益於「救命神器」AED的使用,為他贏得了「生命時間」。
【案例二】
很難搶救的突發情況,他們用AED創造奇蹟
數月前,長沙市湘江新區洋湖足球公園,也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
當時,一場足球比賽正在激戰中,44歲的球員馮先生突然倒地昏厥,裁判吳榮光緊急叫停比賽。球隊隊長王強與長沙市中心醫院放射科醫生袁彪以及有醫學背景的運動康復師大沐,立即上前實施救援。
倒地的馮先生已失去了意識,情況非常緊急。怎麼辦?王強迅速用手扣住馮先生的牙齒,防止其咬到舌頭,保持呼吸暢通,同時讓隊員撥打120電話求救。
查看馮先生的脈搏心跳,袁彪醫生判斷,他可能是心跳驟停,立即和大沐開始心肺復甦。
袁醫生實施胸外按壓,大沐在旁邊輔助,為馮先生開放氣道。
「有沒有專業醫生護士?!」心肺復甦需要大量的體力,為了得到更多幫助,王強在球場聲嘶力竭地吶喊。這時,在旁邊場地玩飛盤的一名醫務工作者聞訊加入施救。王強又趕緊指揮隊員,飛奔取來公園配備的AED設備。
當AED的電極片貼到馮先生身體上時,顯示「建議除顫」,袁彪等人立馬開始除顫。
經過大家的專業施救,馮先生終於恢復意識和自主呼吸;隨後120急救醫生趕到,他被抬上擔架送往醫院救治。
當時,急救醫生說:「這樣的突發情況很難搶救,你們創造了一個奇蹟!」
該名醫生表示,正是救援人員迅速反應,施救措施專業,把握住了心臟驟停救助的「黃金時間」。
而AED設備的配備與使用,更是極大地提高了馮先生的救治希望。
名詞解釋
什麼是AED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又被稱為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
通過自動分析心律和提供電擊,幫助恢復正常心臟跳動,遇到緊急情況時,AED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
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AED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稍加培訓就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除顫過程中,AED的語音提示和螢幕動畫操作提示,使得操作更為簡便易行。
延伸閱讀
心跳驟停的高危人群有3類
1. 超量運動,出現胸悶等症狀。以馮先生為例,很多平時不參加鍛鍊的人,在長時間跑步之後,體內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臟負荷過大,就會容易發生心跳驟停,引起生命危險。因此,在運動中,如果突然出現胸悶、心跳過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則不能再強行運動,要慢慢地放慢運動步伐,繼續往前慢走幾分鐘,緩衝一下再坐下休息。
2. 日常過度勞累、經常熬夜。湖南省胸科醫院ICU主任醫師蔣澤華表示,沒有心臟基礎疾病的人群也可能因為過度勞累、藥物中毒、過敏、觸電等引發心跳驟停。因此建議保證良好睡眠,別讓自己過度勞累。中午時間如果能休息20—30分鐘,能讓心肌得到「滋養」,令心率更加平穩。
3. 心臟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引起心跳驟停最常見的是心室纖維顫動,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也可能會引發心臟驟停。以劉棟民為例,冠心病患者,高血壓、左心室肥厚患者,有心肌梗死發作史人群,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接受過心臟手術的患者,心力衰竭、心肌病患者,都是心臟驟停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