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酒泉市,因地處沙漠邊緣,所以自然環境相對惡劣一些,加上過去的過度放牧等原因,導致生態環境惡劣。
好在近年來,該縣通過退牧還草等手段及推出科學有效的保護措施,生態環境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且經過多年的努力,成效已初顯。
近日,在位於阿克塞自治縣西部的安南壩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就在架設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所拍到的畫面上,發現了豺群的影像,它們三五成群,活動頻繁,在峽谷中搜尋獵物、啃食畫面清晰可見。
豺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野生動物,曾廣泛生活於我國大多數森林裡面,但後種群數量下降嚴重,一度瀕臨滅絕,只有在極少數人跡罕見的深山老林裡面,才有小部分豺群存在。
不過在近些年裡,越來越多的地區都發現了豺的活動蹤跡,表明它們的生存狀態有所改善。
豺處於食物鏈上游位置,其生態位與虎、豹、狼類似,堪稱生態系統里的旗艦物種,這次在阿克塞自治縣發現豺群的身影,也表明當地野生動物生存環境有所好轉。
峽谷中驚現豺群,大白天就在尋找獵物的蹤跡
豺屬於犬科動物,這點從它們的外形上也不難看出。它們長得跟中型家犬很像,比灰狼要小一些。吻部比較短,也更窄,與同為犬科的狐狸有些相似,因此豺看上去比犬、狼都要狡黠許多。
全世界的豺可以分為11個亞種,生活在我國境內的就有5種,分別是:中國豺、四川豺、克什米爾豺、西亞豺和東亞豺。
由於生活的環境不一樣,所以不同亞種的豺在外貌上也有一些差異,不過大體是相似的。
它們身上的毛髮基色主要為紅棕色,嘴巴及尾巴為黑色,腹部為米白色。基於它的外形特徵,國人也將其稱為「紅豺」、「紅毛狗」、「豺狗」等等。
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是空前的,總體上呈現「人進獸退」的局面。不過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這一局面有所改善。
人為活動的逐步減少,使得生活在保護區裡面的野生動物活動變得越來越頻繁。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豺在峽谷中四處遊蕩,似在尋找獵物的蹤跡,而另一些畫面則拍到了它們啃食獵物的場景。
豺的活動具有夜行性,通常在晚上活動,不過這不是絕對的,比如在大白天就出來尋找獵物,也是常有的事兒。
性格無比兇悍,傳聞大型豺群能對付猛虎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豺是一種很神秘的動物,儘管它們曾經廣泛分布於我國,數量也很多。從古至今,都流傳出許多有關於豺的故事。
就拿我小時候來說,只要吃飯太慢、晚上不肯睡覺,大人們就會拿「豺狗」來嚇唬。雖然當時的我從未見過它,也不知道豺狗長啥樣,但大人們的嚇唬總是很好使。
在一些地方里,豺被認為是一種會保護行人的「神獸」,它們生活在森林裡,如果遇上行夜路的人,會一路尾隨保護,直至送出森林為止。
甚至還會在森林邊緣目送行人消失在視線後才返回林子裡。因為林中百獸都懼怕豺群,因此就不敢靠近被豺群保護著的行人。
拋開這些具有神話色彩的傳聞而言,其實豺的神秘,跟它們的性情和快速地消失有關。
豺曾經數量龐大,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人們經常可以在丘陵山地、田間地頭上看到它們追逐打鬧。
但80年代過後,它們的數量便迅速銳減,其銳減速度之快,就好像是一夜之間,就從絕大多數的林子裡消失了。
豺的性格也跟多數的犬科動物不大一樣,它們行動快速而詭秘,經常神出鬼沒,非常機警,一旦周遭環境稍有異常,便會快速逃之夭夭。綜合種種,造就了豺的神秘感。
豺是一種非常兇猛的捕食者,甚至在灰狼之上。我國民間把「豺狼虎豹」稱為四大猛獸,而豺排在首位,足見其兇悍。
它們喜歡群居,所形成的豺群往往比狼群規模要大,少則三五隻,多則幾十隻,不過偶爾也能看到單獨行動的豺。相傳成群的豺能夠對付猛虎,老虎在森林裡面是絕對的霸主,但卻不敢招惹大型豺群。
在印度,也有不少關於豺群勇斗孟加拉虎的傳言。豺能憑藉數量優勢,不斷纏鬥老虎,最終耗盡老虎力氣之後一擁而上,將猛虎咬死。
豺的兇猛不僅體現在狩獵上面,而且在種群內鬥中,同樣表現得十分殘忍。當群體成員產生矛盾的時候,會大打出手,相互之間經常咬得鮮血淋漓,咬掉耳朵也是常有的事情。
這點與斑鬣狗截然相反,斑鬣狗群體成員如果發生矛盾,打鬥通常會「點到即止」,稍有往激烈上面發展,領頭的鬣狗女王便會出面制止。
豺很機智,是野豬剋星,遇上了會圍而殲之
豺的外表看起來比較奸詐狡黠,實際上它們的確很機智。豺群通常由一隻強壯而狡猾的「頭領」帶領,在捕獵的時候能發出號召性的嚎叫聲,當群體成員聽到頭領的命令之後,會迅速聚集聽從指揮。
它們行動敏捷,善於跳躍,以追逐的方式捕獲獵物。由於早些時候森林裡面野豬數量龐大,是眾多大型捕食者的基礎獵物,所以豺的獵物,大多也是野豬、鹿、麂等有蹄類。
在遇到野豬的時候,豺王會迅速組織成員,採取圍而殲之的狩獵策略,將野豬活活咬死。由於野豬對農業生產危害很大,而豺作為野豬的剋星,因此被稱為農業益獸。
一般來說,相對於貓科動物來說,犬科動物的爪子比較短鈍,在狩獵的時候發揮的作用不大,倒是比較適合挖掘。
不過豺卻是個例外,在圍獵野豬的時候,它們也會亮出自己的爪子,一把將野豬的眼睛抓瞎。獵物失去視覺能力,接下來就只能任由捕食者處置了。
豺的體型不大,但卻喜好捕食大型獵物,甚至敢向野牛發起攻擊,這仰仗於豺「陰毒」的獵殺手段,它們會像鬣狗一樣,對準獵物的最薄弱的肛門處痛下殺手,使得整個獵殺過程十分殘忍高效。
目前國內豺的數量稀少是不爭的事實,全球數量也不過949-2215只。它們對環境的要求很高,必須有足夠的獵物才能養活它們。
豺對生態的影響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一片生態系統中,它們起到了控制食草動物種群數量的作用,防止過載,同時對有蹄類動物種群復壯也有一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