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下破2800,胡錫進飈上熱搜!多家機構齊發聲,專家:實在受不了就去跑跑步

2024-01-18     格隆匯

原標題:滬指下破2800,胡錫進飈上熱搜!多家機構齊發聲,專家:實在受不了就去跑跑步

滬指沒有掙扎地下破2800點了。

今日A股延續跌勢,滬指一度跌超2%下破2800點,為2020年4月28日以來首次。創業板指、深證成指、科創50盤中均跌超1%,隨後,創業板指、北證50翻紅。

2024年來,滬指累計跌超6%,深證成指跌超9%,創業板指累計跌超10%。

兩市近5000股飄綠,盤面上,貴金屬、油氣、煤炭、電力、中藥、醫療器械等概念全線下挫,冰雪旅遊、乳業、中船系等大舉回調,大金融股集體下跌,唯光伏股「萬綠從中一點紅」逆勢上揚。

最近熱炒的「華字輩」繼續火熱,深中華A8連板,華瓷股份、華升股份2連板,華控賽格、宏盛華源漲停。

昨天凈賣出超101億元的北向資金今天繼續賣出,截至發稿,北向資金凈賣出10.78億元。

胡錫進曾稱2800點以下遍地是黃金 專家 建議股民:實在受不了就去跑跑步

今天A股再創下新低直接飆上了熱搜,在股市「歷險」的胡錫進也備受網友熱議。

昨天胡錫進說,A股雖然跌的很重,但他絕對不會撤,除了和A股榮辱與共,他別無選擇。同時,他也呼籲國家要救市。

老胡認為國家還是要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儘量扭轉市場誤讀,減少偏差,重建市場信心。這方面的行動迄今顯然還不夠,並且受到了一些干擾。

自3144點入市以來,胡錫進從10萬一直加倉到50萬。半年過去,老胡見證了多次保衛戰的打響。

昨日胡錫進跌了8554元,總虧損超6萬3千元,按50萬本金算,目前還剩下43萬多。

去年12月底,胡錫進曾就A股什麼位置考慮加倉,並對2800點、2700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當時他曾稱,如果跌到2800點以下肯定敢加倉,2800點以下遍地都是黃金。

「如果繼續跌,跌到2800點的時候,我肯定會加倉。如果再跌,跌到2700點,我會再加倉。因為我越跌我覺著我贏回來的可能性越大。」

值此下破2800點之際,網友也開始喊話老胡:現在滿地黃金了,可以加倉開乾了。

面對現在的市場行情,有專家稱現在問題是A股如何回 3000點建議,建議股民實在受不了就去跑跑步,鍛鍊身體很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近日在2024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確處在低迷的階段,我們要承認這個現實。

「現在不是三千點保衛戰,而是如何回到三千點。「
「我們對市場抱有信心,天亮之前是最黑暗的,很快太陽就會出來,很快天就會亮,我們要保持樂觀, 實在受不了去跑跑步,鍛鍊身體,身體這個時候很重要。

機構齊喊話

開年以來,A股持續調整,那麼下方支撐位會在哪裡?

中泰證券投顧鄧天認為,此次下跌並未有實質因素影響。昨日尾盤及今日早盤有恐慌盤及槓桿資金平倉跡象。市場目前已處於估值歷史低位,非理性拋售或在技術上造成破位,但投資者應耐心等待價值回歸。操作上,可選擇籌碼結構上機構介入較少的標的。建議關注公共事業及有注入地方國企資產預期的方向。

當下機構普遍認為,多方因素造成A股市場大幅調整。市場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中長期視角下市場的機會大於風險。

此前招商基金指出,當前A股市場估值已降至歷史「底部」區域,進一步下行空間較為有限。但市場盈利預期上修與風險偏好改善仍需等待,短期市場預計仍以震盪為主,中期來看,經濟基本面復甦、總量政策積極及國內外流動性寬鬆或將對權益資產提供支撐。

中信證券表示,悲觀預期觸底,拐點即將到來,A股在未來2個月有望修復。從估值層面來看,主要指數、行業和機構重倉股估值均步入歷史極值區域,預計險資和活躍私募是潛在增量資金來源。

中郵證券表示,展望後市,保持定力,守得雲開見月明。當下仍需保持定力,在不確定因素消散之後再積極參與。短期仍側重防禦屬性,建議增加高股息個股倉位,可博弈航運和能源。短期由於紅海航道受阻,國際貨運價格攀升,全球石油運輸受阻,可博弈航運和能源方面的機會。中長期來看,從深度參加全球產業鏈分工和產業周期趨勢的角度出發,推薦醫藥生物、消費電子和汽車零部件。

外資:A股估值夠便宜

與此同時,外資也在積極看好A股機會。

Bell Asset Management公司首席投資官Ned Bel近期表示,其正在考慮買入包括騰訊控股在內的中國大型科技公司。

「我們正在有選擇性地發現價值。」

Ned Bell表示,當前中國股市估值已接近歷史最低水平,MSCI中國指數已從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約60%,遠期市盈率已不到9倍。相比之下,MSCI印度指數的遠期市盈率為22倍,標普500指數為19倍。

安本資產管理(Abrdn)大中華區多元資產投資解決方案主管Louis Luo稱:

「我們在過去三個季度保持中立,但現在我們開始看到中國股市價值。當前正在考慮購買一些上行保護,以防股市飆升影響新興市場基金的相對表現。」

摩根資產管理建議,具有增長邏輯以及與經濟周期相關性較低的板塊值得關注。

當前,中國製造業結構正出現變化,加上人工智慧新一代的通用技術創新,都可能意味著更多投資機會,比如AI供給端、AI應用端(智能汽車、人形機器人、辦公應用、娛樂等);新能源、電動車和先進位造業等新興產業持續受到政策支持,同時也具有國際競爭力,海外需求或可提供盈利來源。而消費電子周期復甦、AI手機PC驅動換機、MRAR等新品周期驅動,三重邏輯共振或將帶來今年的板塊性行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7697e171fa1f1136a6dd095d24edd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