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騰訊湯道生:要抱著長期主義的態度,看待大模型發展

2024-09-06   36氪

作者|常敏瀟

編輯|邱曉芬

9月5日,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以「智啟新機 雲驅增長」為主題,聚焦數字化下的產業新增長,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新趨勢。

「增長是企業當下最重要的事。以數提效、順勢而為、揚帆出海是企業破局增長的三個方向。」會議中,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當下很多企業面臨內外部多重挑戰,甚至陷入「內卷式競爭」,但如果蛋糕不增長,結果就是「零和」遊戲。

圖片由企業官方提供

騰訊雲升級智能化、國際化、融合創新三個產品體系,助力企業在AI落地、產業出海、自主創新三個方向的業務增長。

騰訊官宣發布MoE模型騰訊混元Turbo。相比於之前的大模型,混元Turbo的推理效率提升1 倍,推理成本降低 50%。目前,混元Turbo已經在騰訊雲正式上線,輸入和輸出價格只有前代模型的一半。

騰訊雲還宣布推出AI infra品牌「騰訊雲智算」。作為「集算存網一體」的高性能智算底座,「騰訊雲智算」整合了騰訊雲高性能計算HCC、高性能網絡IHN星脈、高性能雲存儲、加速框架、容器、向量資料庫、智算套件等騰訊雲優勢產品。

湯道生在後續的記者會中公開表示,騰訊雲無論是在大規模集群,還是在訓練場景及在線服務場景中都具有優勢。

圖片由企業官方提供

「我們希望為用戶提供軟體的一種形態、一個載體,以更高效的方式來服務更多的客戶。」湯道生說。

騰訊雲在大會上公布了完整的融合創新產品體系。在基礎軟體領域,資料庫TDSQL、作業系統TencentOS、專有雲TCE、大數據TBDS、人工智慧開發平台TI等核心產品(簡稱「5T」)。

該體系兼容國內主流的晶片廠商,在多個大規模的集群上穩定運行,落地覆蓋金融、交通、政務、網際網路、醫療、傳媒等多個行業,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對於大模型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實現落地應用,湯道生認為當前大眾預期過高,大模型仍處於相對早期的階段。

他表示,新技術的發展都要經歷周期,新技術的變革都需要時間打磨、沉澱、積累。人們最初看到新技術,在非理性的驅使下,湧入到新技術的研發之中是非常正常的。

非理性趨勢的投資必定會給新趨勢帶來泡沫,而在泡沫戳破後,大家才能夠回歸到相對理性的、務實的場景當中,尋找實際場景的痛點,並在此基礎上打磨技術。

他對此做出進一步解釋,並以90 年代美國的網際網路產業為例,「20世紀90年代投資網際網路,也是投資概念,而不是產品本身。」他坦言。

雖然現在大部分90 年代初的美國網際網路公司都已經不在了,但至今為止,網際網路技術本身仍有巨大價值,仍有非常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

所以湯道生認為,社會應該抱著長期主義的態度,來看待大模型的發展

同時,湯道生表示當前公眾對AI的認知有一定局限性,「AI不僅僅是大模型, AI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技術,從識別、生成到agent。」他解釋道。

基於這樣的理解,騰訊雲在此基礎上對多個應用場景進行探索。騰訊相信AI的未來一定是百花齊放的,因此正通過在不同維度給用戶創造價值,以尋找大模型的商業化路徑。

36氪製圖

36氪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