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兒童廚具」抽檢70%不合格→

2023-05-31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警惕!這種「兒童廚具」抽檢70%不合格

近年來,一種兒童「真煮」廚具走俏市場, 大小和成人手掌相近,通過明火或通電加熱的方式可進行烹飪,受到不少家長和孩子的追捧。 用兒童「真煮」廚具做飯,真的安全嗎?

超一半抽檢產品不符合

相關標準要求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兒童 「真煮」廚具比較試驗分析報告。報告內容顯示, 10批次樣品中,有7批次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產品標識不清、電器性能存在安全隱患、重金屬超標等問題突出

記者了解到,在多個電商平台搜索「兒童真煮廚具」,相關商品信息超過3萬條,月銷上千的店鋪不在少數,商品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 這類產品可實現真實烹飪,大多成套銷售,一般包含鍋、鏟、爐灶具等,甚至還有油瓶、打蛋器等配件,足夠裝備一個「迷你廚房」。

工作人員介紹,要想客觀評價此類產品的安全性,首先要清楚這類產品的基本特點。兒童 「真煮」廚具產品兼具了玩具、餐具以及家用電器三類產品的屬性,因此要依據兒童玩具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安全國家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標準等三方面的標準體系進行檢測

在比較試驗的10批次樣品中,有7批次是通過電磁爐對食品進行加熱。

南京市質檢院國家智能電網質檢中心高級工程師 周麗:通過檢測發現,它們的外包裝上也標註了執行國標4706系列標準。 國標4706系列標準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是對適用它的電器產品的最低安全要求

南京市質檢院國家智能電網質檢中心高級工程師 周麗:通過檢測發現,它們的外包裝上也標註了執行國標4706系列標準。 國標4706系列標準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是對適用它的電器產品的最低安全要求

比較試驗結果顯示,7批次通過電磁爐進行加熱的樣品中,有4批次產品電器性能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不符合國標要求的產品超過一半。

部分鍋體重金屬超標

手柄缺乏防燙設計

兒童 「真煮」廚具產品材質的安全性是典型的隱蔽性較強的安全項目,同時也是家長特別關心的項目之一。比較試驗結果顯示, 一些產品的不鏽鋼鍋主體部分重金屬鉻超標

試驗發現,一款標稱「迷你小廚房真煮可吃過家家女孩兒童網紅玩具」 不鏽鋼鍋主體部分就存在重金屬鉻超標。檢測人員介紹,食品接觸金屬材料及製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是衡量產品安全的重要指標。

南京市質檢院戶外中心高級工程師唐方介紹:「可遷移元素鉻超標,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產生較大危害,對他的肝腎功能產生較大負荷,長此以往排不出去,也會產生積蓄性的中毒,甚至有可能致畸致癌。

此外,還有一些產品的鍋具手柄、蓋耳存在缺乏起碼的防燙設計。兒童的皮膚比成人的更加稚嫩,兒童在使用 這樣的產品過程中,存在極高的燙傷風險。

部分抽檢樣品為「三無」產品

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檢測人員還發現,一些產品連廠名廠址都沒有,純粹由銷售方拼湊組合而成,是純粹的「三無」產品

試驗結果顯示,某電商平台「米安奇旗艦店」銷售的標稱「迷你小廚房真煮可吃過家家女孩兒童網紅玩具」1批次樣品、「可以玩具專營店」銷售的標稱「迷你小廚房真煮套裝真做飯過家家廚具」1批次樣品,無產品合格證;「桑妮玩具專營店」銷售的標稱「迷你小廚房農家院全套灶台真煮過家家玩具」1批次樣品,合格證信息不全。

產品的標識和使用說明是消費者安全使用商品的重要依據。此次比較試驗結果顯示, 10批次樣品中有3批次存在沒有標識或者標識不清的情況,容易導致錯誤使用從而發生劃傷、燙傷、觸電等意外傷害事件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監督部工作人員 龔永壯:比較試驗的部分樣品純粹由銷售方拼湊組合而成, 玩具整體以及加熱器以外的材料和部件均找不到廠家和標識信息。這種拼湊組合的玩具產品,未明示各個部件的生產廠家或對整套產品質量負法律責任的生產廠家,使產品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監督部工作人員 龔永壯:比較試驗的部分樣品純粹由銷售方拼湊組合而成, 玩具整體以及加熱器以外的材料和部件均找不到廠家和標識信息。這種拼湊組合的玩具產品,未明示各個部件的生產廠家或對整套產品質量負法律責任的生產廠家,使產品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消保委工作人員建議:

  • 購買過程中要注意檢查外觀和結構,選擇清潔乾淨、無尖端和銳利邊緣的產品,儘量選擇有防燙設計等額外安全防護功能的產品;
  • 在產品使用過程中,電熱爐等電器的通電、斷電操作,明火的點燃與滅火操作均應在成人的監護下進行,謹防觸電和著火風險。

兒童「真煮」廚具更多被作為玩具出售,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應謹慎食用相關設備做出來的食品。 家長作為監護人,也應做好必要的示範、指導和保護工作,培養孩子廚房安全意識,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明火和電器。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已將此次比較試驗調查結果反饋存在問題的相關企業,將持續關注並視企業整改情況採取相應後續措施。

以下視頻來源於

央視新聞

本文來源 |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每周質量報告

責任編輯|趙利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上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673ece47609fabdad9c6b2f1ecff9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