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收益近7萬元,在支付寶發視頻就有錢賺?

2023-08-04     新榜

原標題:3周收益近7萬元,在支付寶發視頻就有錢賺?

6.71萬播放量,30天內收益超3000元。

近期,一張支付寶的收益截圖在一些新媒體群引起討論:「支付寶還可以刷短視頻?」「扶持力度大嗎?怎麼計算收益?是新風口嗎?」

圖片來源:小紅書用戶「蘇密,」評論區很多網友留言「求帶」分享經驗

新榜編輯部了解到,該收益截圖源自支付寶近期上線的創作分成計劃。有同行粗略估算,每1萬個有效播放量大約可以獲得300元現金收益,如果帳號在站外擁有一定粉絲量,完成新手期任務還會獲得額外的入駐激勵。

這並不是支付寶首次發力內容建設。2022年7月,支付寶招募泛財經、民生、休閒等多種內容類型MCN,進軍短視頻直播;今年初支付寶宣布與NBA達成合作,並在生活頻道上線NBA專欄,用戶可以在支付寶直接觀看NBA相關的短視頻和賽事信息。

相比於平台側的內容規劃,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與創作者的關聯更緊密,也更易被感知,因此引起同行間的討論。基於這個背景,我們對話了多位創作者,從他們的視角了解支付寶此次發布創作分成計劃的具體細節,並進一步探討支付寶是否如部分同行所言成為內容新風口。

3周收益近7萬元,

在支付寶發視頻就有錢賺?

支付寶內容主要分布在App底部Tab欄居中的「生活」頻道。

生活頻道中,又分為精選、關注、直播等5個細分類目,其中的短視頻直播內容以上下滑動feed流和雙列圖文兩種形式展現。

此外,支付寶首頁還上線「生活·發現」的入口,用戶點擊後會跳轉到生活頻道瀏覽內容。

2022年生活頻道升級後,「剁椒TMT」曾報道,僅半年時間內,生活號入駐帳號數增長超10倍,日均作品上傳量漲幅超過300%。

釐清支付寶內容的站內布局情況後,對於大多數創作者而言,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怎麼在支付寶賺到錢。

新榜編輯部了解到,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上線於6月底,創作者滿足粉絲量、視頻數量、播放量等相應條件即可加入該計劃。

「這個要求並不算高,我們入駐一個多星期就滿足了」,冬冬是一名短視頻運營,今年6月開始,由她負責運營的財經帳號「敗家財經」入駐支付寶,目前積累了3531名粉絲。

支付寶並不是「敗家財經」開設帳號的第一個短視頻平台,在這之前該帳號已經擁有114.8萬抖音粉絲。在冬冬看來,財經內容與支付號的平台定位更加匹配。當她收到支付寶邀約,幾乎沒有猶豫就同意入駐,並將帳號過往視頻內容陸續同步到生活號。

截至目前,「敗家財經」生活號已經發布了39條視頻,其中數據最好的一條視頻是從財經角度分析淄博燒烤熱度是否已過,目前播放量達70.4萬,獲贊1萬。

視頻的觀看熱度也為「敗家財經」帶來了現金收益。冬冬告訴我們,一個月的時間內帳號通過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累計獲得超過1萬元的激勵。

與「敗家財經」今年入駐不同,「西蒙和安娜」早在2022年7月就開通支付寶生活號分發內容,截至目前積累了4.6萬粉絲。

作為一個記錄中俄夫妻日常的生活類帳號,「西蒙和安娜」已經布局了抖音、快手、小紅書多個平台,累計粉絲量達到680萬,帳號主理人西蒙希望通過入駐支付寶進一步完善帳號的全網布局。

今年5月,「西蒙和安娜」在支付寶發布了一條丈夫以整蠱方式照顧妻子的搞笑視頻,播放量達到592萬,成為迄今為止該帳號播放量最高的視頻。

這條視頻早在2021年6月已經發布於抖快紅平台,但播放量遠低於支付寶,這讓西蒙看到了尋找粉絲增量的機會。同時,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讓「西蒙和安娜」在3周內獲得近7萬元現金收益,「對於我們而言是一種雙贏」。

財經+泛生活=支付寶的內容「強項」?

隨著網際網路用戶紅利逐漸迫近天花板,內容平台從增量競爭進入到存量競爭已經成為共識,甚至有從業者表示:「博主數量太多,用戶都不夠用了」。

處於競爭越發激烈的背景中,冬冬和西蒙對於支付寶生活號的一致評價卻是「不捲」。

以「敗家財經」為例,其支付寶生活號的粉絲量和點贊數據相較於其他平台暫且算不上亮眼,但冬冬看好其用戶潛力,「目前帳號粉絲占比最高的是30-50歲群體,將近7成以上,他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觀念已經趨於成熟,用戶畫像與財經內容更加契合」。

與此同時,支付寶自帶的金融背景也將放大財經帳號的內容優勢。對於用戶而言,支付寶本就提供理財等金融服務,從業務導向內容,場景適配度更高。

支付寶生活頻道的財經內容

目前,大多數平台都無法直接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財經內容吸引到的用戶只能引導至站外交易,但由於多個平台對於站外引流的嚴格管控,進一步限制了財經帳號的發展空間。

「入駐之前我們就接過支付寶的商單,當時發布在其他平台,跳轉路徑不是特別方便,成交數據也不能直接衡量,如果能在支付寶站內發布相關商單內容,轉化應該會有優勢」,冬冬表現出對生活號商業潛力的期待。

「不捲」對於西蒙而言,意味著更強的創作包容性。

隨著妻子安娜步入懷孕生子的階段,「西蒙和安娜」的帳號風格也由夫妻日常逐漸向親子畫風轉型,其支付寶粉絲年齡同樣在30歲以上,與親子內容的關聯度更高,更適合帳號過渡轉型。

去年7月,「西蒙和安娜」在支付寶發布了一期備孕主題視頻,體現夫妻二人對於新生命的期待,播放量達到104.9萬,點贊次數達到3.1萬,是迄今為止點贊量最高的一期視頻。

無論是突破財經內容的發展天花板,還是摸索泛生活題材的轉型之路,創作者在支付寶似乎都找到了「不捲」的解題思路。

「西蒙和安娜」發布親子相關內容

但同時,也有創作者在社交平台稱自己「發了半天一個播放都沒有」,並沒有從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中獲得收益。

這意味著雖然支付寶這次創作分成計劃門檻不高,但不能確保創作者一定能從中賺到錢,關鍵仍在於內容本身。

對於適合的內容類型,支付寶也給出了參考方向。

支付寶官方激勵政策顯示,美食探店、家居家裝等泛生活類,以及金融資訊、理財知識等財經類都是支付寶扶持的重點垂類內容。如果入駐帳號的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站外粉絲量達到指定要求,完成新手任務還能獲得額外的激勵。

對此,有同行提出質疑,認為這是鼓勵創作者搬運過往視頻。但在西蒙看來,自己入駐支付寶的本質是布局全平台運營,儘可能的拓寬基本盤,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搬運」。

支付寶能成為內容新風口嗎?

在大多數用戶認知中,支付寶是一款應用型App,內容屬性並不強,這一點從支付寶的用戶時長數據也可窺一二。

據QuestMobile統計,今年春節7天日均流量超過5000萬的App中,支付寶的用戶時長僅有7.8分鐘,相比同期的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圖文平台相距甚遠。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支付寶的用戶體量不容小覷。官方數據顯示,支付寶的全球用戶已經超過10億,其中月活用戶達到7.11億,在用戶大盤上支付寶並不輸陣。

歸根結底,支付寶布局內容賽道,永遠繞不開深種用戶心中的工具標籤。

正如美團近期上線短視頻、直播、小說等多個kill time功能引發討論一樣,在流量緊張的行業背景之下,很少有平台會拒絕尋找新的突破口。

也因此,每當有平台打破固化印象的藩籬,幾乎都會被討論是否會成為「新風口」,這次的支付寶也不例外。

不過落到實操層面,現在的支付寶在內容賽道仍處於蹣跚學步階段。

西蒙介紹,支付寶暫時不支持查看單期視頻帶來的粉絲增長量,部分內容基建能力仍處於毛坯房狀態,「如果哪一期視頻粉絲轉化率高,以後可以多朝著這個方向嘗試,對於我們創作者是一個很有用的數據分析工具」。

除去上述因素,支付寶的內容商業化進展目前尚不明朗,現金激勵雖然能解決初創難題,但內容社區的最終命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一點上,支付寶的前路還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61db6e1eede178a17fda4f47786a5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