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周零售量、上險量雙突破50%,燃油車淪為少數選擇?

2024-05-27   汽車網評

國內乘用車銷量不斷爬升,新能源車更是力壓燃油車市場,這股力量猶如爬山虎迅速占據整座城牆。

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的4月上旬,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零售量高達26萬輛,零售占比乘用車首次突破50%。在4月整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量合計153.4萬輛,新能源零售量合計67.4萬輛,新能源車的零售量已經在步步逼近燃油車零售量。

而在近期的5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保持猛烈攻勢,在5月1-19日,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達90萬輛,新能源車市場零售達41.2萬輛,雖然這樣看不出有多強勢,但從第三周,也就是5月的13-19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達16.8萬輛,滲透率高達50.2%,並首次超過了燃油車,這個也是中國車市多年以來,迎來變局的一次。

這一個局面,其實在今年年初早有預兆。回顧早前車市動盪,最熱烈的莫過於比亞迪發出「電比油低」的口號,引領了眾多車企打出降價的政策,新能源車順勢成為了車市主流。但也因為這一動盪,國內車市價格調整的新聞頻頻發出,讓消費者們都不由得處於持幣觀望的狀態。

價格戰持續至今,讓燃油車市場的競爭力持續下降,同時燃油車市場持續降價的空間已經不多,而新能源車成本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發展力度還將會持續增大。新能源強勢衝擊,合資燃油更是舉步艱難,即使是在前幾年市場占比較高的日系車也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更別說像法系、韓系車型了。

國家持續推廣環保、節能低碳綠色出行,對於消費者購車也有一定的補貼政策,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在持續進步,搭配國內充電設施逐步的完善,充電問題慢慢有所解決。在早前,曾聽聞廣汽埃安新能源總經理在百人會論壇上提及過:「新能源行業競爭已進入下半場,下半場仍是EV+ICV的競爭」,電池依舊是眾多新能源企業都在著重發展的方向,今後固態電池也將會逐步遍及,從以前的一個多小時已經發展到不到半個小時,甚至可以與油車加油時間持平,,並且續航已經提升到過千,出行里程和續航焦慮問題逐步緩解。除此以外,插混車型更是讓用車成本降低,比燃油車更省、用電用油隨意切換,讓不少消費者也慢慢開始接受並選擇新能源車。

讓燃油車的性價比降低的原因不止於用車成本,在目前主流的智能座艙,智能交互、智能駕駛輔助的體驗上,新能源車相比傳統燃油車幾乎是技術壓制,得益於更低的三電成本,車企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對智能化上大做文章,讓消費者感受到,花更少的錢買更多的東西,所謂的「性價比」自然而然就能體現出來。

那麼新能源車今後真的會取代燃油車的地位嗎?買燃油車真的會成為少數派嗎?

其實不以為然,燃油車依舊還是有一定的特點存在。例如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中,新能源的推廣力度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度還不算太高,對於燃油車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同時,在廣大消費者群里中,多數消費者對於燃油機的喜愛更高,相比電機,燃油機成長和改動空間更大,而新能源車會作為家庭代步出行使用。

除此以外,新能源車對於一些惡劣天氣還是會有難應對的時候,即使新能源車電池擁有智能熱管理系統,但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都能夠做到優秀的電池溫度管理,所以內燃機在未來還是能夠有著一定的市場。

汽車網評:隨著過去的五一假期以及各地營銷活動的開展,同時近期國家下發以舊換新報廢舊車獲巨額補貼的政策落地,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市場,在五月相對會有所回溫,燃油車市場也將逐步恢復活力,但新能源車依舊保持極快的發展速度。

爬山虎依舊覆蓋著大面積的城牆,常春藤想要獲得更多陽光,改變策略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