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劇場關愛活動 多一分耐心給「阿爾茨海默病」的父母

2024-06-04     搜狐音樂

隨著老人年齡越來越大,有的反而越來越像孩子一樣。其實,小孩子和老小孩是不一樣的,小孩子每一天都在收穫,而老小孩每一天都在失去,對於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尤為如此!「1,2,3……每當這樣數三下,世界上就會有一人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那是一個我們無法進入的世界,我們能做的是更多的關注,更多的耐心……

漂泊離家門的遊子,家是溫暖的港灣,父母的愛比海深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獨身在外打拚的我們,是不是每想起家中年邁的父母時,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孟郊的這首詩。當我們漸漸長大開始為生活、為夢想去打拚,而選擇離開父母的身邊時,漂泊在外的遊子,變成了父母心中永遠的牽掛。那時,自己總是想著在外面的天空展翅飛翔,而有很多時候我們都飛得太遠,忽略了歸程,而冷落了自己的親人。人們總說:「這世界早已破破爛爛,卻總有人在縫縫補補,而這世間男子為強,女子本弱,卻為母則剛」。而在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就是父母的愛,他們用一生的時間陪伴著我們成長,用無盡的關愛和關懷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而我們卻常常忽視或忘記了這份深沉的愛,他們用愛為我們鋪設了一條通往未來成功的路,讓我們能無所顧忌地向前而行。

這部以小柯真實故事為藍本,是他寫給自己生病的母親一份姍姍來遲的告白情書,他曾言:「19年寫下這部戲,因為他的媽媽已經出現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逐漸開始忘記身邊的人和所見所知身邊發生的事情,那之前的兩年,也是她最後一次來看自己的音樂劇」,當站在舞台上的他與坐在觀眾席上的母親,遙遙相望,而當母親指著台上「戶媽媽」說:「這不就是我嗎」時,他內心深處的波瀾更加濃烈,滿滿的心疼與愧疚。而劇中《給爹媽》是小柯寫給父母的一首溫暖且寫實的情歌,正如他歌詞中曾寫道:「真的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父母的愛真比海深/對你們愧疚比海深,不敢再回憶你走時含淚眼神,始終沒說一句我愛你,如果來生還有我們,我希望你做我的孩子....」這一句句真切的話,不僅是他對父母給予無私的愛的表達,同時,也是對於漂泊在外的我們而言,扎心卻又無比愧疚的真實寫照,也正因此這麼多年來,我們每個人虧欠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是誰動了他們腦中的「橡皮擦」?給生命兩端更多同等的關愛!

在醫學上,「阿爾茨海默病」這個疾病,聽上去總是離我們很遙遠,甚至大家會覺得這個病絕不可能會發生在自己或是家人的身上。因為在我們的記憶中,母親永遠像一個戰士一樣守護著我們,總能在我們迷茫時指引未來的方向,無所不能,無所畏懼。可真當不知從何時起,這樣堅韌、倔強不願服輸的她,開始遺忘一切人和事、開始變得小心翼翼,開始獨自面對這無法控制卻又變本加厲奪走她珍視的一切的病魔時,心中的恐懼和迷茫,又有誰能真正地理解她,明白她,體諒她,與她一切感同身受。

據悉,阿爾茨海默病被首次報告以來,在這一個多世紀內,患病人數急劇攀升,全球每年新增病例多達770萬例,而我國每7秒就有一人患上此病,此類人群已達1000萬,平均生存期為5.9年,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在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發現,「老年人最怕患上哪些疾病」中,回答比例最高且最多的便是怕患上「阿爾茨海默病或其他痴呆症」高達35%。而害怕原因排前三的便是:「我會忘記我的親人、我會成為家庭的負擔、我將不能照顧自己」。對於常人來說,往事,只能回味;而對於患病的老人來說,往事,甚至無法回味。

國內如今尚未進入該病的爆發階段,所以很多家庭還沒有對這個病症做好準備,而治療困難的原因是大眾對病症認知程度低,「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及社會功能下降。被分為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發展階段。而早期的症狀:一是「記不住事」尤其是最近剛發生的事,比如今天早晨吃的什麼飯,剛才做了什麼事情,轉眼就忘記了;但多年前的事還能想起來,就像多大年齡結婚,什麼時候退休都記得清清楚楚;二是「算不清數」比如買菜算不清帳,多給錢或少給錢;三是「認不得路」如果獨自外出可能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尤其是在不熟悉的地方;四是「說不清話」一件很簡單的事她囉哩囉唆就是說不明白。而造成患者延遲診斷的另一個原因是國人的恥感文化。即便是擁有很高文化水平的患者家屬,也不願公開自己家中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件事。同樣,患者本人在頭腦尚清醒時也難以接受自己將變得痴呆的事實。

對於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們就是一群被禁錮在記憶中的人,而每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他們的大腦里,就像是下了一場大雪,最後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乾淨」,他們的大腦中有著一塊無情的「橡皮擦」,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一點一點地抹去記憶,抹去姓名,抹去家人,抹去回家的路......,也正因此「我便成了母親的母親」。有採訪家中有這類病症老人的子女坦言:「他們最怕的不是老人過世的那一刻,而是有一天自己的父母轉過頭來問他們『你是誰』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他們之間幾十年的聯繫全部都清零,再也無法彌補,這遠比失去更讓他們難受。」自此,這也印證了,隨著時間流逝,父母也許不是因為年邁而變得嘮叨,而是因為他們不小心被病魔侵入開始忘記了事情,而患上「阿爾茨海默病」不是任何人的過錯,更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我們不該因為無知而苛責傷害他們,更不該因為自己無意中的言語和行為親手將他們推向深淵。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事不是離別,而是忘記,而我們應該牢記即便時間可以抹去記憶,卻抹不去心中最深的愛。

小柯攜手擁有相同經歷的曹軒賓,用音樂獻禮母親的同時,關愛「阿爾茨海默病」老人

小柯劇場,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地方,搭建人與人之間情感最深處的橋樑,像一條血脈將愛與情感緊緊連接到彼此的心底。此次,小柯音樂劇《想把我唱給您聽》正是為了表達對所有母親的敬意與感激,通過優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故事,讓觀眾們深入了解母親們內心的世界,感受她們的無私與偉大。這部音樂劇推出超級強大卡司陣容,更是有音樂人曹軒賓加盟出演,為這部劇增添了更多情感的色彩。而這早已不僅僅是一場音樂的盛宴,更是對母親們無私奉獻的讚美,同時,也是關愛身邊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們」的呼籲。

曹軒賓曾坦言,自己的奶奶也同樣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他深知這種病對家庭的影響。他表示:「愛都是向下的,當有了孩子後,我們往往會減少對父母的關愛。」兩位音樂人合作共同為愛、為病患們發聲,曾言「我們的家裡都有著患病的老人,我們遠比任何人能更加深入地明白,被病魔折磨而遺忘所有的病患們心裡的難過,也更加明白那份濃烈的愛從未曾消失。」同時,他們也希望用身體力行的表達方式,呼籲所有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關注、寬容與重視。同時也想告訴為所有人子女能多給父母一些陪伴,無論再忙也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不要讓父母丟了,當他們還記得我們的時候多一些陪伴留存美好時光。不妨帶上自己的父母踏出家門,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遠行,聽一場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情感音樂會,讓他們感受有家人的陪伴,一同走進劇場去看一場寫給他們的音樂故事。

小柯劇場呼籲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活動:「愛」不會被忘記,讓記憶與關愛同行

「我們都有老的一天,也許我們也會變成像小孩子一樣的幼稚,會忘記、會問個不停、會嘮嘮叨叨、會發脾氣,這並非我們的本意,那個時候請給我們多一點的理解和耐心....」。

此番,小柯音樂劇《想把我唱給您聽》這部溫情「大愛」的年度大戲,從5月30日至6月23日,將繼續在小柯劇場上演。此次,不僅官方平台售票有優惠活動外,小柯劇場更是為觀眾精心準備了【特別禮物】以及更多【演出優惠】:「每周四,年滿60歲以上老人,需有家人陪同下觀看,家人購買一張票可帶著老人一同觀看,老人免票(即買一贈一)」。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小柯劇場對老年觀眾的關愛,更是呼籲我們,無論多忙,都不要忘記陪伴自己的父母,珍惜與父母相伴的日子,同時,也讓我們藉此時光,帶上父母走進劇場,一同觀看這部獻給所有母親的音樂劇,去聆聽獻給母親的情歌,讓我們與父母一起去感受那份濃烈而又偉大的愛!留住那些尚未遺失的美好和溫暖的時光,不要讓他們的記憶中留下遺憾,更別讓我們後悔莫及。

這不僅是講述「愛與被愛」獻給母親的音樂劇,也是小柯劇場為那些備受「阿爾茨海默病」折磨的患者們發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行動遠比形式更重要,從自身做起,用行動去關愛身邊那些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慢慢遺忘卻已開始「重返兒時」的老人。「請善待,請理解身邊的每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傳遞愛和善意的溫暖」讓我們拿出多一份的耐心、多一些時間和愛去更多的理解與關注給予他們,讓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里也能感受到溫暖和陪伴。

小柯劇場,在此發起「消除歧視,為愛正名,致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與愛同行」活動,若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老人,歡迎大家留言探討,讓我們為愛發聲,小小的我們匯聚一起就是大大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517dac909a72da3d8d964b4dffbdb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