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句老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僱傭兵就是為金錢而戰,即使他們的人生就像是走在刀刃上,但只要僱主支付得起優厚的報酬,僱傭兵就願意為任何人效勞。
從古希臘時代起,僱傭兵並開始登上歐洲歷史的舞台,希波戰爭中波斯就僱傭了不少來自中東地區的僱傭兵,拜占廷帝國、義大利諸城邦等也都主要依靠僱傭軍作戰,僱傭兵的能力通常是在普通士兵之上,並且僱傭軍經常與死神打交道,在戰場中也更加勇猛,在很多時候,僱傭軍是作為軍隊中的精銳部隊的角色。
中世紀時瑞士人大多過得非常貧窮,為了錢,許多瑞士平民成為了僱傭軍,奉行誰給錢就為誰服務的準則,14世紀時瑞士僱傭軍已經成規模,他們配備獨立的加農炮、來復槍,還有戟。
隨著時代的發展,瑞士僱傭兵也越來越專業化,他們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形成了嚴明的紀律,也受到了許多歐洲國家的統治者的青睞,因此瑞士的各個州政府都曾大規模養兵,供歐洲各國僱傭。
1506年,教宗儒略二世僱傭了瑞士僱傭兵,用以保護天主教會聖座羅馬教廷和教宗本人,21年後教宗也非常慶幸自己當年的決定。
1527年「羅馬之劫」中,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卡洛斯一世率領著3萬大軍包圍了羅馬,大軍壓境,羅馬許多民眾,甚至是教廷的數千護衛早已拋下教宗跑了,只有189名僱傭兵沒逃,理由讓人哭笑不得,他們的理由竟是合同沒到期。
這189名瑞士僱傭兵為履行自己的職責,和卡洛斯一世率領的大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使得卡洛斯一世沒有如願抓住教宗,即使有147名瑞士僱傭兵倒下了,剩下的42名瑞士僱傭兵還是成功將教宗安全撤離了羅馬。
瑞士僱傭兵的勇猛和忠誠從此也聞名於天下,18世紀時,瑞士僱傭兵作為了法國正規軍中的精銳部隊,擔任護衛法國王室的任務,不過法國大革命時期取消了僱傭兵制度,但拿破崙和復辟王朝軍隊中依然保留了瑞士籍貫的士兵。
後來瑞士富裕了起來,也考慮到本國的人口問題,1874年,瑞士聯邦憲法規定禁止國民接受外國軍事僱傭,但在巨大的金錢誘惑面前,還是有大量志願者參加了軍隊。
因此瑞士不得不進行大力阻止,但負責保護梵蒂岡城國的瑞士近衛隊是1927年瑞士頒布禁令後的特例,對於梵蒂岡來說,瑞士近衛隊相當於他們的武裝軍事力量。